浅析国家助学贷款对贫困大学生激励作用
2017-08-17 02:43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浅析国家助学贷款对贫困大学生激励作用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关键词] 助学贷款 贫困生 激励作用
[关键词] 助学贷款 贫困生 激励作用
[摘要] 青年弱势群体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即贫困生,和其它青年弱势群体不同的是生的贫困是阶段性的,这种贫困现象主要发生在生就读期间,随着他们走上岗位,贫困状况会得到缓解和消除。
一、国家助学贷款的意义
国家助学贷款是指为解决高校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学费、生活费而发放的财政贴息贷款,它是一种运用经济手段资助高校困难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形式。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更好地解决教育机会公平问题,保证生不因贫困而失学,国家、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都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人才培养,特别是使经济较困难的优秀青年得以继续深造的重大决策;是国家为了利用金融手段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对象是普通高等学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在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生)、
研究生和攻读第二学士学位的,发放目的是用于帮助他们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和日常生活费。
二、国家助学贷款对贫困生的激励作用
从这几年国家助学贷款发放情况看,申请过国家助学贷款的,他们普遍自强不息,有较强的责任感,独立能力强,较一般同学有更强的独当一面的能力。这得益于他们借贷的观念较早的形成,有较强的经济头脑。国家助学贷款帮助他们树立了自立自强观念,促使他们勤奋、努力上进。应该说,国家助学贷款不论在帮助贫困生的、生活方面,还是在其交际能力培养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1.国家助学贷款减轻了贫困生的求学负担
一般情况下,贫困生只要按照学校有关规定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每年都可以得到大约为6000元的助学贷款(贷款金额=所在学校收取的学费+所在学校的住宿费+所在城市规定的基本生活费)。为减轻还贷负担,财政部门对接受国家助学贷款的给予还款利息补贴。这不仅让那些来自边远山区的贫困生看到了梦寐以求的求学希望,还给他们贫困的家庭减轻了物质和精神上的负担。这对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家庭子女来说,压抑在他们头上的经济压力终于可以释放了,不用再会为没有书学费而担心上不了学了。
2.国家助学贷款激发了贫困生的动力
据这几年国家助学贷款发放情况看,申请过国家助学贷款的贫困生不管是在上还是在生活上都比没有贷款的更加努力。他们普遍愿意参加只要是有利于集体利益的事,不少与勤工助学有关的活动场所都有他们的身影,自修室内,去得早的是他们,走得最晚的也是他们,他们的成绩一次比一次可观,有的甚至从刚开始入学的最后几名提升到前几名,主动利用课余时间在外做促销、当
家教等兼职。这应该归因于国家助学贷款在他们最为困难的时候,给了他们帮助,让他们从贫困的家庭中走出来,变生活压力为动力。
3.国家助学贷款有利于增进贫困生的诚信意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项诚信体系的完善,作为国家助学贷款受益者的生对诚信意识的感触是很深的。他们大都对北京校长许智宏在“信用中国论坛”上的话印象深刻:“助学信用贷款将成为你们跨入社会的第一份信用记录,这张经济身份证将使你们终身受益。作为生,应该明确:在市场经济中,人格信誉是自身最宝贵的无形资产,是每的立身之本”。国家助学贷款是家庭经济困难凭借自己的信用申请的贷款。国家积极鼓励生使用信用贷款完成学业,国家助学贷款这种形式使不少贫困学会了感恩和更讲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