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从中日大学生自我同一性视角谈大学生就业难问

2017-08-18 01:42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从中日大学生自我同一性视角谈大学生就业难问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自我同一性是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人格理论的重要概念。针对
     摘要:自我同一性是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人格理论的重要概念。针对当前生难问题,从探讨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多维度理论出发,就自我同一性存在的差异性向中日两国生展开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社会同一性方面,中国生明显高于日本;而在同一性方面,二者相差甚微,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达到自我同一性的要件。
  关键词:中日生;;自我同一性;间人主义
  
  目前,我国有超过700万的生面临难问题,“就面临失业”问题受到每个家庭甚至共和国总理的高度关注。2009年,日本在泡沫经济破裂过后,又经历了金融海啸的冲击,社会状况日益严峻,生将面临下一个“逝去的10年”,更加难以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中国和日本社会发展状况迥异,但两国都存在生难的现象,我们不难发现,生愿景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实质是生自我定位与社会定位之间矛盾的集中体现。生难只是一个典型的范例,生家庭、社会关系紧张,自身能力达不到岗位要求,两国教育界面临空前压力。中日两国生如何面对社会,如何自我定位,能否达到自我同一性,是两国生成长中的重要课题,也是两国发展前景的重要决定因素。按照“认识论”原理,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是以自我认知为起点的,所以,采用比较研究的理论框架最为有效。
  
  一、民营经济宪法政策地位的基本认识
  
  现行教育体制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市场需求,而人力资源市场便会以一个更低的劳务报价解决,甚至零报价(失业)。从形式上看,这样一个边际问题,可以以经济学做答,但答案并不完美。不计报酬只求,那么天下间有数之不尽的。是为了改善生活,核心问题还是“能换取多少报酬”?作为教育者,笔者认为,如果社会提供的报酬使生难以“安生立命”,甚至不能收回教育成本,而把责任全部推给生,未免难辞其咎。回答诸如此类的问题,对于每一个追求自我价值目标的个体来讲,美国学者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的“自我同一性”人格理论是一个非常有力的工具。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自我同一性(Identity Pattern Scale)是心理学理论中的重要概念,自我同一性强调自我与环境、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自我同一性由同一性和社会同一性两个层面构成:同一性,即自我(self)与环境相互作用下,个体表现出的目标、价值观和信念体系;作为环境“镜像”层面的社会同一性,即与团体理想一致的内在保持感和团体的归属感。同一性问题是青春期人格发展的核心,反应了青春期人格发展所遇到的矛盾和冲突的内在根源。当人进入到成年之后,能认同自己和接纳自己,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将来产生一种内在的连续之感;也能够认同自己与他人在外表上、性格上的相同与差异,认同自己的现在与未来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这就达到了同一性(或称为心理社会同一感)。反之,如果一不能很好地完成自我同一性,就会产生同一性的混乱,阻碍人格的健康发展,甚至影响人的一生。
 
  阶段正是一的人生转折点,即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里,青年人最主要的任务是选择和确定自己的社会角色,它是达到自我同一性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人一生发展的重要原因。推而广之,引导自我目标价值的实现必须依赖于个体对于社会及环境的协同。为此,就以下案例进行比较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浅析达到自我同一性的要件。   二、民营经济刑事法制的现状考查
  
  (一)抽样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分层整体抽样方法,分别从日本弘前和哈尔滨医科随机抽取在校生287名(男生134名,女生153名)和256名(男生129名,女生127名)。发放问卷共543份,回收有效问卷528份,回收率为97.24%。其中,日本男生130名,女生149名;中国男生127名,女生122名。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二)研究工具
    上一篇: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