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个人支付结算服务进程中的难点及其对策选
2017-08-24 02:05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改进个人支付结算服务进程中的难点及其对策选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nb
作者:刘亮生 刘政光 刘益民
【关键词】结算 金融服务 现实困难 制约因素 对策选择
【摘要】围绕提高支付结算服务效率、提升支付结算服务水平,人总行《关于改进支付结算服务的通知》从七个方面提出了明确具体的政策措施,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如何贯彻落实这些政策措施,通过深入调查了解,本文针对在改进结算服务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现实困难,进行了原因剖析,并提出了优化对策。
人总行于 2007年 5月发布了 《关于改进支付结算服务的通知》(下称 《通知》),围绕提高支付结算服务效率、提升支f、f结算服务水平 ,从七个方面提出了明确具体的政策措施 ,对支付结算起到了深远影响。近期,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力促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笔者深入到吉安城区及峡江、新干县金融机构调查了解落实《通知》精神的情况。调查发现,尽管辖内各金融机构均采取了积极的态度逐一落实这些措施,提升了银行业金融机构支付结算服务质量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客户排队现象这一突出问题。但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同时也暴露出了诸 多问题 和现实 困难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支付结算服务的优化进程,应引起关注并亟待解决。
一、 主要问题
(一)农村地区支付结算服务支撑载体不完善。
1.金融机构种类单一,缺乏竞争性。近年来,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改和机构网点的“扁平化”,在县以下的广大农村地区,农信社和邮储机构已成为向“三农”提供支付结算服务的主体,形成了较单一的金融服务体系,结算服务网点覆盖率低,难以满足 “三农”的日常支付结算需求。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2.支付结算服务功能不健全。一方面,支付结算服务手段落后,农信社和邮储机构虽然都已建立全国通汇的电子网络,但仅覆盖到乡镇,广大 “三农”很难享受到现代化的支付服务,ATM机、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自助服务工具离“三农”就更加遥远。另一方面,结算方式传统落后,农信社和邮储机构仍以现金存取、汇兑方式为主,银行卡业务可谓刚刚起步,加之邮储银行于年初才挂牌成立,其基层机构至今未加入支付清算体系,农信社就顺理成章成为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的垄断经营者。支付结算服务功能的缺失与农民乃至“三农”对支付结算服务需求不断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
(二)有关改进支付结算服务的政策不配套。
1.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柜台改造有难度。
《通知》要求各银行业机构设置开放式柜台,用于为客户办理非现金银行服务,这虽是解决银行客户排队问题,为社会提供便民服务的重要举措,但银行业机构实施起来难度很大,一方面原因是银行网点属重点安保行业,网点装修有一套严格的安防标准,且须经公安和银监部门审批和验收,设置开放式柜台需要行业整体规划;另一方面是网点改造设置开放式柜台需要资金成本投入,“普改”需待时日。
2.放宽单位对账户的大额支付规定后的矛 盾 。
《通知》中明确:“简化从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向银行结算账户支付款项的处理手续”,即“从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向银行结算账户支付款项单笔超过 5万元人民币时,付款单位若在付款用途栏或备注栏注明事由,可不再另行出具付款依据,但付款单位应对支付款项事由的真实性 、合法性负责”。这一措施可缓解因单位向银行结算账户转账支付手续复杂而引起的排队和现金支付等问题,但很明显与人总行制定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相矛盾,同时只明确了 “超过5万元人民币”却没有规定支付金额的上限,这与反洗钱的有关规定也有矛盾,给基层央行的管理造成一定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