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中的政府行为分析
2017-08-25 01:49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关于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中的政府行为分析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关键词]煤炭企业 循环经济 政府行为 [摘要]根据循环
[关键词]煤炭企业 循环经济 政府行为
[摘要]根据循环经济的理论内涵,通过对煤炭企业发展现状的论述,分析出煤炭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煤炭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难题,通过博弈论的分析,找出政府在此背景下所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recycle economy)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之后,在少数发达国家中首先出现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它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简称3R原则)为原则,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把“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作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其中减量化(Reduce)是指在不减少产出的前提下,通过在输入端消耗较少的资源来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再利用原则(Reuse)是指在生产的过程中对于各种中间产品和废弃物应当尽量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对于各种包装用的容器应当尽量反复使用,使其发挥最大效用;再循环原则(Recycle)以污染物排放最小化为目标,把废弃的资源重新投入循环,使其变成可以重新利用的资源。循环经济是对传统“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经济模式转变的结果,通过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模式,使人们将逐渐改变过去只注重高消费,而忽视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的理念,使资源效用得到最大发挥。
二、我国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煤矿企业安全成本长期投入不足,矿难频发。
(二)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三)煤炭资源储备严重不足,众多企业将面临无煤可采的局面。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四)开采水平低,浪费严重,对我国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出重大挑战。
(五)煤炭企业科研投入水平低,竞争力不足,制约大企业集团战略的实施。
三、循环经济发展中企业、政府行为的博弈分析
博弈论的基本理论前提假设有两个:一是参加博弈的双方都必须是理性人,在参加经济活动中能够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合理判断,并作出理性选择;二是参加博弈的双方都选择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策略。在这里我们首先假设政府和企业对对方都拥有完全信息,同时决策的制定有先后顺序,而政府一般处在优先的位置,这主要是由政府掌握的
政治权力决定的。政府在经济活动中选择先行动,制定还是不制定要求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煤炭企业然后进行选择。
假设政府在不对煤炭企业进行规制的情况下社会收益为m,煤炭企业的收益为n;但当政府选择规制时社会收益则变为a,煤炭企业此时选择接受规制则收益变为b,选择不接受规制则变为d,则相应政府规制的社会收益变为c。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该博弈有两个纯战略纳什均衡,分别为(制定,{不遵守,遵守}),(不制定,{遵守,遵守})。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政府会首先选择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制,此时企业便只存在遵守还是不遵守两个选项,它此时需要比较b与d的大小。如果b>d,那么企业便会选择发展循环经济;但如果b行政处罚甚至法律制裁,另一方政府制定的优惠措施也很难得到,反之便可以享有相应的优惠措施,那么不遵守的机会成本便变得极大。最终,企业便只有遵守这一个选项,此时政府的社会收益与企业的私人收益均实现最优化。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四、政府在促使煤炭企业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中的路径选择
(一)改革官员政绩评价体制,推行绿色GDP核算
制度经济学认为,理性化的制度通过社会行为规则和社会心理机制,改变人们的行为预期,而主体只有在从变迁中获益的情况下,才去尝试变革制度。这意味着只有改变过去的官员考核方式,使地方官员在预期的时间范围内依靠自己较优的政绩来得到最大收益,也就是说行政机关在对官员进行考核时,应该把绿色GDP作为主要的考核标准,使他们真正树立起环境保护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