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弃物越境转移的危害与对策探讨
2017-08-25 06:38
导读: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固体废弃物越境转移的危害与对策探讨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摘 要:发达国家将固体废物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是值得关注的热点环境
摘 要:发达国家将固体废物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是值得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固体废物的越境转移危害严重,它是一个最难处置、最具综合性、又是最晚得到重视、最贴近我们的环境问题。作为发达国家进行固体废物转移大国的中国,迫切需要采取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健全我国环保法律、提高国民环保意识等有效措施进行自我保护。
关键词:固体废物;转移;危害;环境
固体废物(Solid Waste),即垃圾,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固体废物问题较之其他形式的环境问题有其独特之处,可以简单概括为“四最”,即最难得到处置、最具综合性的环境问题、最晚得到重视、最贴近的环境问题,这也是环境论坛“绿色北京”聚焦固体废物之所在。由于固体废物的越境转移是一个全球性问题,而中国又是发达国家进行固体废物转移的大国,因此,本文的研究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固体废物转移现状
1.1 国际固体废物转移现状
全世界每年产生的危险有毒固体废物约有5亿多吨,大部分产生于工业发达国家。有关资料报道,制造1台电脑需要700多种
化学原料,而这些原料一半以上对人体有害。比如1台15英寸电脑显示器就含有铅、镉、水银、铬、聚氯乙烯塑料和溴化阻燃剂等有害物质。电视机、电冰箱、手机等电子产品也都含有铅、铬、水银等重金属。每个显示器的显像管内含有4-8盎司铅。如果处理不妥,这些物质会破坏人的神经、血液系统以及肾脏。据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估计,1998年美国已有2000多万台废弃的计算机,这些电子废弃物有700万吨;到2004年将有超过3.15亿台电脑报废;而到2005年,每1台新电脑投放市场就有l台电脑沦为垃圾。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1.2 我国面临的跨国污染输出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加强了环境保护,对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和污染密集产业引进,采取了严厉禁止和坚决反对的态度。1990年3月22日,中国政府签署加入了《巴塞尔公约》,同时在我国制定的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中都做出了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和污染密集产业引进的限制性规定。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从境外转移污染的事件时有发生。从这些事件分析,发达国家向我国污染输出主要有以下形式:
(1)兜售“资源性”废物为名,通过直接贸易形式把“洋垃圾”转移至我国。即污染物的直接输出;如近期,浙江台州、广东南海等地区洋垃圾拼成“名牌电脑”事件,屡被媒体曝光,针对这一问题,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记者会上,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汪纪戎专门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上海南京也曾经发生类似“洋垃圾”进口的事件。
(2)通过提供假检验证书或其他欺诈手段,向我国输出在本国禁止生产和流通的有害产品,一般是一些已经被淘汰的库存产品,即污染产品的输出。
(3)以直接贸易的形式向我国输出在本国禁止生产的石棉、铸造、有色金属冶炼、化工、医药、纸浆生产等高污染产业或者项目,即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技术设备和污染行业的输出。有些地方面制定了各种优惠政策以吸引外资。一些外商以此为机会,在我国不少地区投资兴建污染治理费用高、处理难度大、易给我国带来严重污染和危害的生产性企业,以获得高额利润。
2 成因分析
促使污染跨境输出的原因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
2.1 污染废物发生量的膨胀
全世界每年产生的危险废弃物约有3亿吨,其中90%产生于发达国家。这还只是平均水平,对于发达国家,由于其环境标准往往高于发展中国家,因此在发生同样经济收益量的前提下,其被列为有害废物的副产品的相对数量偏高,这在客观上也促使发达国家通过废物的跨境输出来缓解其国内的环境压力。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2.2 发达国家转嫁环境危险动机的客观存在
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国民的环保意识、环境的经济价值观念的不同带来对有害废物贸易的经济价值评价观的差异。发展中国家由于受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满足于进口废物带来的短期资金收入,而发达国家通过输出有害废物,可以节约大量的用于环境治理的资金,还会取得国际贸易利益。据统计,危险废物在非洲处置大约需40美元一吨,而在欧洲需要4-25倍的费用,在美国为12-36倍。目前,很多发达国家在处理危险废物方面的环保法规和标准都日益严格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