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浏览,lw.nseac.com论文网提供的一篇关于胃癌患

2013-04-28 18:45
导读:医学论文,欢迎浏览,lw.nseac.com论文网提供的一篇关于胃癌患应该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欢迎浏览,lw.nseac.com小编为你提供的一篇关于胃癌患者外周血骨桥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的

 

骨桥蛋白(osteopontin, OPN)是一种分泌型酸性糖蛋白。近年来的研究表明,OPN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外周血OPN作为一个新的肿瘤标志物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和预后具有密切的关系[1]。本研究初步探讨外周血OPN作为胃癌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并与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进行了比较。临床医学范文:胃癌患者外周血骨桥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范文:胃癌患者外周血骨桥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1.1  一般资料 毕业论文范文,大全。

 

    63例胃癌患者均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047 20061月收治。其中男44例,女19例;年龄30 84岁,中位年龄60岁。按PTNM分期标准[2] 分期,Ⅰ期15例,Ⅱ期18例,Ⅲ期13例,Ⅳ期17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术前未作治疗。对照组为40例正常健康志愿者,中位年龄58岁。患者于治疗前和手术治疗后(10 28 d间隔)各采血5 ml,凝固后1500 r·min-1离心5 min,收集血清,-80 ℃保存。对照组取材方法同上。

 

    1.2  试剂

 

    OPN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试剂盒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公司,CEA放射免疫分析(RIA)检测试剂盒购自北京原子高科核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

 

    1.3  方法

 

    OPN的检测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先按10000500025001250625312156 pg·ml-1的质量浓度制作标准曲线,血清用生理盐水100倍稀释,以正常健康志愿者的x-±1.96 s作为上下警戒值,计算上临界值为69.6 ng·ml-1,余下按说明书进行。CEA的检测按说明书进行,以5 ng·ml-1为上临界值。

 

    1.4  统计分析 

 

    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多组间均数比较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2.1血清OPNCEA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血清OPNCEA在胃癌检测中的敏感性分别为69.8 (44/63) 57.1 (36/63),特异性为92.5 (37/40) 87.5 (35/40),两种标志物联合检测,敏感性提高至77.8%(49/63)。 

 

    2.2  血清OPNCEA与胃癌的临床及病理关系

 

    2.2.1  胃癌组与对照组OPNCEA之比较  胃癌患者术前血清OPNCEA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16.2±98.4)、(8.55±5.61 ng·ml-1,而对照组分别为(36.3±17.0)、(3.89±0.99 ng·ml-1,两组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 

 

    2.2.2  胃癌组织学类型与OPNCEA比较  血清OPNCEA与胃癌组织学分型之间并无相关性(P>0.05, 结果见表1

 

    2.2.3  胃癌患者血清OPNCEA与临床分期的关系  PTNM分期,Ⅰ期OPNCEA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Ⅰ、Ⅱ、Ⅲ、Ⅳ期各组之间比较OPN有显著差异(P<0.01)CEA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淋巴结转移程度组(N0N1N2N3)之间比较,OPNCEA均有显著差异(P<0.05)。有无远处器官转移时OPNCEA也均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OPNCEA与胃癌的分期和转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以肿瘤直径5 cm为界, OPNCEA与胃癌的大小无相关性(P>0.05)。见表2。表1  不同组织学类型胃癌患者血清OPNCEA质量表2  不同临床特征胃癌患者血清OPNCEA质量浓度的比较

 

    2.2.4   手术治疗前后胃癌患者血清OPNCEA的变化  我们比较了63例胃癌患者术前和术后OPNCEA的质量浓度,除Ⅰ期的OPN外,术前和术后均有显著差异,见表3。表3OPNCEA在胃癌手术前后的比与术前比较,1P0.052P0.01

 

3讨论

 

    OPN通过其受体整合素和CD44等发挥其生物学功能。OPN不仅与骨组织的发育矿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泌尿系统结石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而且可能是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34]。近年来,OPN作为一个新的肿瘤标志物受到了广泛关注。Senger等在1988年应用Western blotting研究发现,肿瘤病人外周血中OPN表达明显增高[5]1997Singhal等应用ELISA方法检测了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OPN水平,发现其与肿瘤的转移及病人的预后相关[6]。随后在大肠癌、肺癌、前列腺癌和卵巢癌等肿瘤的研究中发现,OPN是一个颇具潜力的肿瘤标志物,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79]CEA是一个广谱性的肿瘤标志物,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肿瘤疗效监测、复发判断和预后评估。

 

    我们检测了63例胃癌患者血清OPNCEA水平,除Ⅰ期外,其余各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两者可以作为胃癌肿瘤标志物,但早期诊断价值还需要做更多的研究。OPN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CEA,两者联合检测能提高胃癌诊断的敏感性。OPNCEA在不同组织学类型胃癌之间无显著差异,提示两者可能均不具有组织特异性。胃癌不同分期之间OPNCEA的质量浓度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两者可作为胃癌临床进展的评估指标。

    不同淋巴结转移程度组之间OPNCEA的质量浓度具有显著差异(P<0.05),有无远处器官转移组之间也具有显著差异(P<0.01)。在胃癌诊疗的过程中,肿瘤的转移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对于小的转移灶还缺乏好的诊断手段,主要还是依赖于传统影像学。我们的研究结果或许可以为胃癌转移的诊断提供一些新的思路,OPNCEA的联合检测也许对胃癌的转移具有更好的敏感性。对乳腺癌患者的研究也表明,OPN浓度与转移灶数目有关,转移灶数目越多,浓度越高[6]

 

    手术前后OPNCEA的质量浓度,除了Ⅰ期外,Ⅱ、Ⅲ和Ⅳ期均有显著差异,提示外周血OPNCEA的质量浓度能够反映患者的荷瘤状况,可以作为监控胃癌病人治疗效果的指标。虽然本研究术后验血的时间不是非常固定(10 28 d),但仍可看出手术前后OPNCEA的质量浓度有显著差异。由于缺乏特异的标志物,临床上胃癌治疗效果的评判还缺乏有效的评价手段。OPNCEA的联合检测或许可以在胃癌的疗效评估,特别是放化疗的疗效评估上发挥一定的作用。

 

    总之,OPN作为一种肿瘤标志物,对胃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和疗效判断均具有较好的判断价值。由于CEA等传统肿瘤标志物对胃癌的敏感性较低(只有30 60%),我们分析了CEA阴性胃癌的OPN水平,发现27CEA阴性的胃癌中13OPN阳性,因此,我们认为OPN以其较高的敏感性而具有较广阔的应用空间。在胃癌治疗中和治疗后应联合检测OPNCEA及其他标志物,以提高它们的诊断价值。同时,有必要对OPN做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特别需要弄清OPN在早期胃癌和术后复发病人中的诊断价值。

    上一篇:护理风险管理程序在门诊治疗中的应用的毕业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