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不同成像方法在脑血管成像中的应用(2)
2013-05-26 01:12
导读:图1-4为同一患者CTA和DSA图像,均显示右颈内动脉末端一约0.9cm×1.2cm的动脉瘤 描时间约为15-18s。在此延迟时间扫描相对能获得良好图像。②预试验时间-密
图1-4为同一患者CTA和DSA图像,均显示右颈内动脉末端一约0.9cm×1.2 cm 的动脉瘤
描时间约为15-18s。在此延迟时间扫描相对能获得良好图像。②预试验时间-密度曲线法(test bolus):首先选定感兴趣区(ROI),用预期的同等流率注射小剂量(15-20 ml)对比剂,10s后在靶血管区每隔1.5s行低剂量CT描一次,通过回顾分析(ROI)内的CT值可以对比剂峰值时间来确定动脉期扫描延迟时间,此方法充分考虑了个体差异.但需要2次注射对比剂和分析预试验图像的时间及多次扫描.造成对比剂用量和辐射剂量的增加,扫描时间及工作时间亦延长故此方法我们基本不用。③Bolus-tracking技术: 即SureStart扫描是指造影剂自动跟踪扫描技术,可根据患者血液循环速度的差异,采集到最佳的增强扫描图像。首先获取监控层面并在感兴趣区设定触发点阈值,注入对比剂10s后开始CT监测扫描,每隔1.5s低剂量扫描1次并计算ROI内的CT值,当CT值到达阈值后5s开始动脉期扫描。由于自动触发扫描技术直接采用CT值作为触发阈值,所以较前两种方法更为准确客观,充分体现了个体化,最优化原则。Bolus-tracking技术成功的关键是设定适当的阈值,理想的动脉强化要求至少CT值150HU以上,实际运用时兴趣区强化到达阈值离正式扫描之间尚有一间隔期约5s,必要时可调低阈值或推迟触发追踪起始时间,以减少不必要的电离辐射,本文A组病例均采用了100HU作为阈值,触发追踪起始时间为10s,在能满足成像要求的基础上,相应减少了病人所受的辐射剂量。
多排螺旋CT可以发现直径>3mm的动脉瘤,对动脉瘤的诊断敏感性及准确性高达95%~100%,有的作者甚至报道CTA能检出直径仅为1~2mm的动脉瘤或DSA未能检出的动脉瘤,其价值与DSA相当。本文中有9例同时接受DSA检查的脑动脉CTA图像在动脉分支及对疾病的显示方面与DSA相同,无明显差别。而DSA是一种有创的、,相对繁琐,禁忌证多,患者与医生接受射线量大,危险性较高的检查方法,故笔者认为Bolus-tracking技术应作为脑动脉血管成像的首选方法。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1]①王锦良、李天然、钱根年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影像分析。临床放射学杂志。2005,24(11):1026-1027
[2]吕秀玲,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