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2)

2013-06-17 01:05
导读:2结果 本组75例后半规管BPPV患者经复位,痊愈69例(92%),有效3例(4%),无效3例(4%)。12例水平半规管BPP患者,痊愈9例(75%),有效2例(16.7%),无效
        2结果
        本组75例后半规管BPPV患者经复位,痊愈69例(92%),有效3例(4%),无效3例(4%)。12例水平半规管BPP患者,痊愈9例(75%),有效2例(16.7%),无效1例(8.3%)。87例患者中有12例患者在复位时出现一过性恶心、呕吐,无其他不良反应。10例患者复位后眩晕消失,遗留头昏、头重脚轻感,经门诊随诊1周消失。
        3讨论
        BPPV是指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诱发的短暂的眩晕,是一种具有自限性的周围性前庭疾病,首先由Barany(1921)提出此诊断,1952 年Dix 和Hallpike 正式提出BPPV 疾病名称.可为原发性,也可为继发性。目前BPPV的发病机理主要包括两种学说:①壶腹嵴顶结石学说:由于变性的耳石碎片从椭圆囊中脱离,附着于半规管的壶腹嵴顶,引起内淋巴与壶腹嵴顶密度不同,从而使比重发生差异,导致壶腹嵴对重力作用的异常感知,引起眩晕;②半规管结石学说[4]:各种原因导致耳石脱落或变性的耳石聚集于半规管近壶腹处,当头位移至激发位时,耳石受到重力作用,向离壶腹方向移动而形成离壶腹内淋巴流,使嵴顶产生移位而引起眩晕及眼震。耳石复位法治疗BPPV正是基于上述两种假说的基础上,通过手法让患者按照一定顺序改变头位,使半规管内的耳石向重力方向移向总脚进入椭圆囊,从而减轻至完全解除症状。。本研究中87例患者采用耳石复位法治疗,有效率达到89.7%,结果表明,BPPV耳石复位在临床上非常有效,明显改善眩晕症状,从临床角度支持了耳石症假说。
研究发现,BPPV病3个半规管均可发生BPPV,分为后半规管BPPV、上半规管BPPV、外半规管BPPV和混合型BPPV四种类型[5],故要求BPPV在诊断方式和治疗手法上具有复杂化、多样化特点。各型BPPV可采用的耳石复位方法多种多样,关键在于作出准确分型及定侧。当一种方法无效时,可改用另一种或多种方法,同时注意是否已准确定位、是否存在混合型BPPV或有否并发耳石进入另一半规管等.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BPPV是预后良好的自限性疾病,但大多患者的症状须持续数周至数月后方可自行缓解,对患者工作生活造成较大影响。上述病例可以证明用手法复位治疗能够明显缩短病程,大部分立即有效,疗效显著,且简单安全,是目前BPPV治疗的首选方法。
[1]Epley J M.Particle repositioning for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Otolaryngol Clin North Am,1996,29:323-331
[2]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分会.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26,42(3):163-164
[3]Lempert T, Tiel-Wilck K. A positional maneuver for treatment of horizontal-canal benign positional vertigo. L aryngoscope, 1996, 106:476-478
[4]Parnes LS,Mcclure JA.Free-floating endoymph par ticle:a new operative find ing during 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occlusion. Laryngoscope,1992,102(9):988-992
[5]李进让,李厚恩.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手法复位治疗.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7,14:619-620
上一篇:医学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