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现代药物合成抗生素的研究进展(2)

2013-07-27 01:07
导读:3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合成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命名是依据其结构特点而定的广谱抗生素,主要的构成是后修饰基团与多元内酯环相连。大环内酯类以大环
      3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合成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命名是依据其结构特点而定的广谱抗生素,主要的构成是后修饰基团与多元内酯环相连。大环内酯类以大环内酯作为母体,并依照内酯环的碳原子数目进行分类,一般是12~20元环,通过大环的羟基,以1~3个去氧氨基糖与苷键发生缩合生成碱性苷。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经过糖基化、甲基化及羟基化等修饰,可合成以14元环与16元环为主的抗生素,14元环主要为红霉素及其衍生物,16元环则主要为柱晶白霉素、泰洛星、麦迪霉素、螺旋霉素及其半合成的酰化衍生物。首个被成功开发的大环内酯抗生素是红霉素(Erythromycin,EM),广泛在临床应用于呼吸系统感染的。但随着近年来临床使用的经验增多,红霉素具有一定的缺陷,如对于酸性环境的生物利用度较低;对于革兰阴性菌的敏感性低,易产生耐药;对于胃肠道的刺激作用较大等。近年来,冯润良等[7]研究发现,红霉素中的C-9位羰基、C-8位氢及C-6位羟基进行改造,如羟胺结合羰基生成红霉肟,进而缩合侧链,可获得罗红霉素(Azithromycin),经Beckman将羰基重排,可生成阿奇霉素等,均可有效地提高红霉素的生物活性及抗敏感菌的活性。
        4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合成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属于广谱的抗感染类药物,临床上通常应用于多种细菌所引起的感染方面的治疗。氨基糖苷类主要通过选择性地结合编码的16S rRNA上的A位点,从而加强其抗菌的活性。该类抗生素的耐药产生主要是由于细菌对于氨基糖苷修饰酶(AME)的过度表达,临床上对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结构特性进行改造,使其耐药菌的抗菌活性重新恢复,从而研发新型的抗菌药物。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主要是由于与RNA的作用靶点的结构信息进行结合,加强其耐药菌的抗菌活性,同时为靶向药物的设计提供了依据,从而逐渐研究开发新型的新氨基糖苷类衍生物。程杉等[8]研究发现,采用“糖基化”方法可研发新型半合成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内容是通常对氨基糖苷的母核结构部分进行重新处理,如巴龙霉胺(paromine)或新霉胺(neamine)分子,将其原始糖使用部分合成的方式进行结构的替换,此法直接通过改造天然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比重新组合的不同特征结构的单元,其抗菌活性更强。由于新导入的结构特征可不受氨基糖苷的骨架所限制,故新产生的药物可依据此理论将各种糖连接应用于结构的设计中,探索研究新的结构修饰的方法。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综上所述,依据药物合成抗生素的共性,可进一步改造及研发新型的抗生素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王延松,徐希明,余江南.四环素类药物新型释药系统研究进展[J].药物生物技术,2008,15(4):317-320.
[2] 邹国利.新型四环素类抗生素-丁甘米诺环素[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4,25:278-828.
[3] 刘姝晶,陈耀祖.头孢菌素c3-位功能化及合成中间体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9,20(6):241-258.
[4] 田克情,胡亚伟,何晓云等.B-内酞胺类抗生素的合成方法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9,(5):130-131.
[5] Ham R,hahana H,Sakamaoto K,et a1.Cyeloaddition re.actions of a 3-(1,3-butadienyl) cephalosporin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new cephem derivatives.derivatices[J].JAntibiot,1996,49(11):1182-1185.
[6] arrett D,Terasawa T,Okuda S,et a1.Studies on 13-lac-tam antibiotics.synthesis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novel C-3 alkyne-substituded cephlosporins[J].J Antibiot-(Tokyo),1997,50(1):100-102.
[7] 冯润良,宫平,方林,等.大环内酯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体外抗菌活性[J].药物化学杂志,2004,14(4):229—232.
[8] 程杉,夏焕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研究进展[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3,20(1):60-64.
上一篇:胃肠道肿瘤样异位胰腺的诊治分析 下一篇:食道支架置入术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