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目的: 探讨胃肠道肿瘤样异位胰腺的临床诊断及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胃肠道肿瘤样异位胰腺26例临床资料及CT影像学资料。结果: 年龄在27~69岁,平均年龄39岁。5例手术切除异位胰腺,分布部位: 胃15例,空肠11例。结论: 异位胰腺无特异临床症状,术前CT 检查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对正确诊断具有一定价值,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手术方式视病灶位置、累及范围等情况而定。
异位胰腺;胃肠道;诊断;治疗
异位胰腺(heterotopic pancreas)又称迷走胰腺(oberrant pancreas) 或副胰腺(accessory pancreas),是一种先天性畸形。它与正常胰腺组织之间无任何解剖关系,是一类正常胰腺解剖部位以外的孤立胰腺组织,有独立的血液供应及神经支配[1]。异位胰腺在临床上并不多见,并且无典型的临床症状[2],因此在临床诊断上存在极大的误诊风险。针对上述情况,本文以我院确诊为胃肠道肿瘤样异位胰腺的26位患者为基础,对该26位患者的临床、CT影像学等资料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现将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确诊为胃肠道肿瘤样异位胰腺的26位患者的临床资料与CT影像学资料,男15例,女9例,年龄27~69岁,平均年龄为39岁左右。症状: 患者均有疼痛表现,合并黄染17例,合并呕吐9例,病程为1~10个月。体征:患者均出现压痛。胃癌的诊断有17例患者,2例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胃幽门不全梗阻患者,7例为肠癌,都出现了误诊。
1.2 CT 扫描方法 使用飞利浦Brilliance16排螺旋CT,检查前患者作空腹准备,扫描前30min服800ml,检查前10min肌内注射低张药物,扫描前再服水500~800 ml。扫描范围自肝上缘至脐水平,层厚5 mm,螺距为0.9。扫描条件为120kV,80~100mA。用CT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浓度为300 mg/ml 的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90 ml,注射速度为3.0ml/s。动脉期、门静脉期、平衡期分别于注射对比剂后30s、65 s 、100 s时扫描。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1.3 诊治情况 所有患者均行肿瘤切除术。有12例患者手术中有褐色肿瘤样组织大小为1.0~3.0cm左右,其中7例患者做了小肠部分切除手术进行治疗,有14例患者有褐色肿瘤样组织出现,大小大于3.0cm。
2 结果
26 例胃肠道肿瘤样异位胰腺中,位于胃部19例,肠部7例。病变均单发。CT 测量病灶大小在1.0cm×0.9cm~4.6cm×3.5cm。13 例病例中,12例最长径< 3.0 cm,另外14例最长径,但均<5.0 cm。所有患者都进行了手术治疗,没有患者出现死亡,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