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在单个心室肌细胞,采用合适的电场刺激,可以引起细胞收缩和[Ca2+]i的快速升降。电刺激引起[Ca2+]i的升高主要来自于细胞膜除极所引起的Ca2+内流,以及通过外Ca2+内流导致内Ca2+释放机制引起的储存Ca2+的释放。U50,488H在3×10-6到3×10-5mol/L浓度范围内,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地降低电刺激引起的[Ca2+]i瞬变,其抑制作用可被10-6mol/L的Mr2266所阻断(Sheng JZ,1995)。Ventura用10-7mol/L的ryanodine同样观察到能抑制电刺激引起的[Ca2+]i瞬变。此结果与前面提到的κ-阿片受体激动剂可耗竭细胞内储存Ca2+的研究一致。激动κ-阿片受体使心肌细胞内储存Ca2+耗竭,导致电刺激所引起Ca2+释放量的减少,从而使[Ca2+]i瞬变的幅度明显降低。因此,刺激κ阿片受体在静息心肌细胞可引起细胞[Ca2+]i的暂时升高和储存Ca2+的耗竭,而在电刺激的心肌细胞则使[Ca2+]i瞬变的幅度降低,从而导致负性变力作用。此外,有证据表明,激动阿片受体还可以抑制电压门控钙通道,抑制钙内流,导致[Ca2+]i瞬变降低[8]。对δ受体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在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激动阿片受体可以对心肌细胞产生保护作用[9]。其可能的保护作用的机制有以下三点与钙离子相关:(1) 钙超载是导致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原因,有研究发现(Miyawaki,1997),在预处理过程中使细胞的[Ca2+]i快速而短暂的升高可模拟IPC的心脏保护作用,而激动心肌细胞上的阿片受体可以使细胞的[Ca2+]i快速而短暂的升高,因此,阿片受体可以产生心脏保护作用。(2) 抑制交感神经的作用。抑制交感神经,可降低心肌细胞新陈代谢,从而减小耗氧量及代谢毒物的产生,保护心肌细胞。已有实验证实,刺激κ阿片受体可抑制心脏交感神经活动[10]。这种抑制作用有阿片肽的离子调控机制参与,当κ受体被强啡肽激活后,可抑制Ca2+通道,减少Ca2+内流,使[Ca2+]i瞬变的幅度降低,从而抑制细胞活性[11],也可通过影响神经细胞内的Ca2+动员影响细胞活性[12]。另外,在神经系统,钙内流减少可以使神经递质的释放减少,间接抑制神经电活动。阿片受体可以影响细胞内钙浓度,而细胞内钙浓度的改变不仅产生了膜电位的变化,还影响了细胞内作“信使”Ca2+的数量。Llinas等1977年用电压钳技术在用TTX和TEA处理过的突触前膜证明,Ca2+内流的数量 (即Ca2+电流的大小) 与突触前膜去极化的大小程度成比例。目前已经公认去极化使聚集存在于活性带处膜结构中的电压门控式Ca2+通道开放,使一定量的细胞外Ca2+进入突触前膜,而这些Ca2+不仅仅是一种电荷携带者,它本身还是一种起信使作用的物质 (它的作用不能被两个携带同样正电荷的其它离子所替代)。当激动阿片受体时,引起细胞内Ca2+离子的减少,导致作为“信使”的Ca2+离子减少,必然会使神经兴奋性减弱,从而产生交感神经抑制。(3) 最近还有报道指出激动κ受体和δ受体引起迷走神经的兴奋,从而使心率减慢,而这种作用也是通过调控Ca2+通道来实现的[1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