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键词] 应激性心肌病;诊断;分析
[论文摘要] 应激性心肌病是1990年日本的Hikaru Sato等首次报道的心肌疾病,近几年随着对其认识的提高,报道也越来越多。本文结合本院病例,并参考文献对其表现及发病机制进行分析。
根据我院近5年开展冠脉造影的病例分析,可见随着临床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对应激性心肌病的认识也越来越高,以前常被诊断为冠心病、急性心肌炎以及扩张型心肌病等,因为这几种疾病的症状和心电图几乎相似,常造成临床上的误诊。现对我院近5年病例回顾性分析以及参考外院病例,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
2003年3月~2008年8月住院患者共12例,男2例,女10例,年龄30~71岁,平均55岁,均无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脏瓣膜病史。
1.1.1临床表现特点 应激性心肌病发病前常有强烈的精神或躯体应激,本组患者中:惊吓2例,遭遇车祸2例,医疗过程中的恐惧3例,突发脑出血2例,嗜铬细胞瘤1例,日晒1例,上夜班并长时间闻油漆味1例。症状:昏厥2例,胸痛8例,呼吸困难2例,均伴随心悸、乏力等表现。体征:低血压状态(血压≤80/50 mm Hg)3例,其中,心原性休克1例,心动过缓(心率≤50次/min)2例,心脏骤停1例,心动过速(心率≥100次/min)4例。听诊心音均为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1.1.2心电图改变本组患者中ST段抬高2例,ST段压低6例,且伴“冠状T波”4例,合并异常Q波1例,单纯T波倒置4例,阵发性房颤1例,Q-Tc延长4例。上述心电图变化除T波恢复较慢外多在1个月内恢复正常,与文献报道的相似[1]。
1.1.3 心肌酶学改变多为轻至中度升高,与急性心肌梗死的酶学改变截然不同,CK升高到400~600 U/L,CK-MB升到30~50 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