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应激性心肌病的诊断分析

2014-02-06 01:17
导读:医学论文毕业论文,应激性心肌病的诊断分析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键词] 应激性心肌病;诊断;分析


  [键词] 应激性心肌病;诊断;分析

  [论文摘要]
应激性心肌病是1990年日本的Hikaru Sato等首次报道的心肌疾病,近几年随着对其认识的提高,报道也越来越多。本文结合本院病例,并参考文献对其表现及发病机制进行分析。
  
  
  
  根据我院近5年开展冠脉造影的病例分析,可见随着临床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对应激性心肌病的认识也越来越高,以前常被诊断为冠心病、急性心肌炎以及扩张型心肌病等,因为这几种疾病的症状和心电图几乎相似,常造成临床上的误诊。现对我院近5年病例回顾性分析以及参考外院病例,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
  2003年3月~2008年8月住院患者共12例,男2例,女10例,年龄30~71岁,平均55岁,均无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脏瓣膜病史。
  1.1.1临床表现特点 应激性心肌病发病前常有强烈的精神或躯体应激,本组患者中:惊吓2例,遭遇车祸2例,医疗过程中的恐惧3例,突发脑出血2例,嗜铬细胞瘤1例,日晒1例,上夜班并长时间闻油漆味1例。症状:昏厥2例,胸痛8例,呼吸困难2例,均伴随心悸、乏力等表现。体征:低血压状态(血压≤80/50 mm Hg)3例,其中,心原性休克1例,心动过缓(心率≤50次/min)2例,心脏骤停1例,心动过速(心率≥100次/min)4例。听诊心音均为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1.1.2心电图改变本组患者中ST段抬高2例,ST段压低6例,且伴“冠状T波”4例,合并异常Q波1例,单纯T波倒置4例,阵发性房颤1例,Q-Tc延长4例。上述心电图变化除T波恢复较慢外多在1个月内恢复正常,与文献报道的相似[1]。
  1.1.3 心肌酶学改变多为轻至中度升高,与急性心肌梗死的酶学改变截然不同,CK升高到400~600 U/L,CK-MB升到30~50 U/L。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1.1.4 超声心动图特点Wittstein等[2]在其19例应激性心肌病研究序列中发现:发病早期(住院第1天),左室平均射血分数为20%(15~30%),所有患者表现出类似的收缩类型,即基底部收缩功能保存良好,心室中部中重度受损,心尖部运动消失或呈现反向运动。在住院的第3~7天,左室射血分数逐渐恢复,住院第4天时,平均恢复至45%,心尖部运动明显恢复但仍然较弱。发病21 d后,左室射血分数恢复至60%,室壁运动恢复至正常。冠状动脉造影特点:上述12例患者冠脉造影均为正常。左心室造影:因入院时病情不稳定均于发病7~10 d进行的造影,此时左心室射血分数40%~50%,左心室室壁及心尖部运动略减弱。由于我院核磁无心脏参数的设置,未行心脏MRI检查,条件所限亦未行心内膜活检。
  1.2 诊断
  上述12例患者入院时依其症状、体征以及心电图改变,开始时8例诊断为冠心病,甚至6例考虑为急性心肌梗死,3例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1例考虑为急性心肌炎。与其他心脏病不同的是这12例患者的症状、体征、心电图以及酶学变化数天内很快恢复正常,又经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心室造影确诊为应激性心肌病。
上一篇:外科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临床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