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中国传统是中华共有的精神家园,利用丰富的生命观资源时生进行,可以使医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懂得敬畏生命、珍惜生命,提高自我的生命质量,树立为拯救生命的神圣事业而奉献终生的伟大理想。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医学生;生命观教育
1中国传统文化视阈下医学生生命观教育和培养的内容
生命观是人们对生命的看法和基本观点,对大学生进行生命观教育就是教会大学生接受和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和珍惜生命的价值,其终极目标就是使大学生树立积极、健康、正确的生命观。医学生未来要承担拯救生命的工作,其生命观教育更为重要,内容也更加宽泛。
1.1敬畏生命是培养医学生生命观的基础
医务工作者拯救生命的事业建立在对生命敬畏的基础上,医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基础应该是树立敬畏生命的意识。所谓生命“是以人类为核心的一切生命存在物的综合”,…“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人的全部生活实践对自我、他人和社会所产生的意义的自觉认识”。_2我国传统观念认为任何生命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作为“天地之子,万物之长”(《太平经》)的人的生命更为神圣和伟大,“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黄帝内经》)。
因为生命是尊贵而神圣的,所以对待生命要有一种本然的敬畏。一般来讲,敬畏生命是建立在“戒忌”的基础上,当代法保罗·里克尔在《恶的象征》中指出:“经由害怕而不是经由爱,人类才进入世界。”马克斯·韦伯也指出:“以此,即出现了一种伦理制度,而禁忌则为其最终保护。”只有戒忌才会从内心对生命产生敬重,由敬产生畏,形成对生命的崇敬、畏惧和终极关怀。敬畏生命是人类高贵情感与人文境界的端口,医学生要履行拯救生命的责任,只有对生命怀有一种敬畏之情,才能在对待生命的态度以及诊疗模式中产生一种人文关怀维度的高境界。作为医学生能做到敬畏生命才能善待生命、尊重生命,才能把救治生命看做是自己最崇高的神圣职责,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产生神圣感和使命感。因此,必须把树立医学生敬畏生命的意识作为培养医学生正确生命观的基础。
1.2珍惜生命、善待生命是培养医学生生命观的主要内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