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临床观察及处理

2014-07-16 01:09
导读:医学论文毕业论文,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临床观察及处理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临床观察及处
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临床观察及处理

【关键词】 ,血液透析;低血压;护理

  [摘要] 目的:探讨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的原因、机制和护理措施。方法:每小时测1次血压,必要时每15 min~30 min测血压1次。对于症状性低血压立即给予高渗溶液(50%葡萄糖溶液或1%~3%氯化钠溶液)100 ml~200 ml泵前输入,同时减慢流速及降低透析液温度。结果:低血压的发生以透析后1.5 h~2 h发生率高。给予高渗溶液,症状迅速缓解。同时调整透析液钠浓度、温度和血流速度效果佳。结论: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是及时发现低血压的关键。而快速给予高渗溶液,则能迅速纠正低血压,配合高钠、低温透析效果更佳。

  [关键词] 血液透析;低血压;护理

  低血压是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伴或不伴低血压症状,发生率约为25%~50%[1]。现将我对透析过程中出现的相关性低血压发生原因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4年3月至2005年3月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22例,男15例,女7例,年龄20岁~72岁。使用BaxterTINA1000透析机,透析器使用聚砜膜(面积1.3 m2),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时间为4 h/次~4.5 h/次,血流量为200 ml/min~220 ml/min,2次/周。共进行4 378例次透析,有369例次发生低血压。

  1.2 低血压诊断标准 与透析前血压相比平均动脉压下降30 mmHg或收缩压降至90 mmHg以下[2]。

  1.3 方法

  1.3.1 低血压观察方法 每小时测血压1次,必要时每15 min或30 min测血压1次;观察患者出现头昏、出冷汗、打哈欠、抽筋、腹痛、嗜睡、肌肉痉挛等症状。

  1.3.2 低血压处理措施 出现无症状性低血压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每15 min测血压1次,使患者处于头低臀高位,吸氧,无效者可静脉滴注高渗溶液。出现症状时,除上述有关处理措施外,快速输入高渗溶液,给予泵前输入。如低血压持续时,遵医嘱给予升压药,如多巴胺、间羟胺等药物,必要时立即结束透析。

  1.3.3 调整透析模式 提高透析液钠浓度为150 mmol/L~155 mmol/L,减慢透析中超滤的速度,降低透析液的温度为35 ℃~36.5 ℃。

  1.3.4 加强卫生宣教 嘱低血压患者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幅度,减低每次透析的超滤量及超滤率;透析中不进食;透析前不服用降压药;保证有效循环血容量。

  2 结果

  低血压发生在第1小时有9例次,占2.4%;第2小时有290例次,占78.6%;第3小时有50例次,占13.6%;第4小时有20例次,占5.4%。其中,老年患者有300例次,占81.3%发生率比较高。在369例次中有297例次血压恢复正常,可继续进行透析,72例次伴低血压持续,立即结束血液透析。

下一页

    上一篇:高职高专药学相关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教育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