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本文论述了当前药学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并从更新教学理念, 师资队伍建设, 相应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多方面的实践, 提出在职业专门技术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等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职业素养养成 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建设 岗位模拟综合实训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独立的、无法替代的高等教育类型, 突出的特点是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作为药学职业教育工作者, 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等, 将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教育落到实处, 这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一、当前药学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教学管理者面临着传统普通教育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的转变, 教师受普通高校传统教学观、质量观和评价观的影响, 注重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传统三段式教学专业课教学本科学科型教学模式依旧存在, 注意理论性、系统性, 不注意或忽视技术技能教学理论课教学习惯于以教师为主导的, 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忽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设计与实际应用的有效对接, 学生实验、实训尤其是模拟实际工作场景的综合性实训的力度不够, 因此, 难以较好地实现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
面临的问题还表现在重视学生的专业素质的培养, 忽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而用人单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要求往往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可见这是当前高职教育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二、对药学职业素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一)更新教育思想观念
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管理者和教师基本上都是学科型模式下培养出来的, 对职业教育不熟悉, 职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都非常的缺乏。所以, 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它要求广大教师要从原来的学科型教学思维中摆脱出来, 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学生素质教育, 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以就业为导向, 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要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融“ 教、学、做”为一体。教师不是一个单纯的“ 知识传授者” , 而同时又是具有丰富实际业务能力的职业人。
(二)加快“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改革人才培养的模式, 必须有“ 双师型” 教师队伍作保证。而“ 双师型” 专业教师数量不足, 质量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办学机制改革有待突破等等, 严重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 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知识、先进技术和娴熟技能。因此, 及时引进在药厂、营销企业、医院具有丰厚实际工作经验的“ 双师型”教师做专职教师, 或聘请作为专业实践课的指导教师, 或者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 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尤为重要。
(三)探究药学职业能力培养内涵, 构建适应高职高专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
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首先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计划, 以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 这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关键。我们首先在企业、医院等学生可能就业部门进行问卷调查, 确定药学相关专业一线就业岗位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以建立适应药学相关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1.课程设置由“ 多而全” 转为“ 少而精” , 避免课程设置专业面太宽, 专业知识不够精的弊病。基础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以“ 必需、够用” 为度, 通过课程整合适当减少系统的理论内容讲解按照岗位能力需求设置必须的专业课课程, 重点加强实践课程的教学力度, 以提高学生的职业专门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