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临床特点
听神经病发病率较低,且多自幼年起病。1999年Rance等[9]在5199例新生
儿期有听力损伤高危因素的婴幼儿和青少年中检出109例ABR异常,其中12例引不出
ABR,但微音电位正常,即听神经病在这组高危婴幼儿中的发病率约为0.23%。St
arr等[5]报道的10例成人患者均为散发病例,虽然就诊时患者年龄跨度较大,但
都是自婴幼儿或青少年期起病。听神经病发病率无性别差异。
1.病史:大多数患者主诉双耳听不清说话声,存有不同程度的言语交流困难
,少数病例伴有耳鸣等,且多自幼年起病。均无耳毒性及噪声接触史,可有耳聋家
2.纯音及言语测听:听神经病患者的纯音听阈呈轻、中度感音神经性聋,并
呈现明显的个体差异。听力图可以是以低频损失为主的上升型,也可以是为以高频
损失为主的下降型,还可以为平坦型曲线,但以低频感音神经性聋较多,Soliman
等[10]和顾瑞等[7]分别报道了一组病例,其纯音听阈都以低频损失为主。言
语听力差是听神经病的一个重要特点,患者言语识别率常不成比例地低于纯音听阈
,Starr等[11]和Zeng等[12]推测言语识别能力差与听神经非同步化放电有关
。Rance等[9]则认为是到达更高位中枢的听觉信号发生语音畸变所致。
3.ABR:ABR引不出反应是听神经病最重要的特征之一。ABR无反应的原因包括
:①没有神经活动;②神经传导阻滞;③听神经纤维非同步化放电或同步化放电遭
到破坏[1]。从听神经病患者存有可定量测定的听力,即有一定的神经冲动传入
来看,第3种情况可能性较大。而导致有髓神经纤维非同步化放电最常见的原因是
脱髓鞘。
4.诱发性耳声发射及对侧抑制:这里主要指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transien
tevokedotoacousticemission,TEOAE)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pr
oductionotoacousticemission,DPOAE),在听神经病患者中,即使纯音听阈表
现为重度感音神经性聋,诱发性耳声发射仍然可正常或轻度改变,同时微音电位也
多正常,这是听神经病的又一个重要特点。正常人的诱发性耳声发射存在对侧抑制
,在测试中给对侧耳加一定强度的白噪声,TEOAE的振幅一般下降2~4dB[4],
但在听神经病患者中这种对侧抑制现象消失。Berlin等[4]比较了1位听神经病患
者与普通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TEOAE对侧抑制结果,两人虽有几乎相同的纯音听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