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病毒性脑炎是小儿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亦是小儿急性脑损伤的主要致病原因。病理改变主要为脑实质的炎性改变,表现为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等脑细胞变性、坏死。而其疾病的转归则与脑损伤后中枢神经的再生与修复有关[2]。
本研究在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时,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除了在急性期应用西药如脑神经保护剂、脱水剂、镇静剂等药物外,还采用头皮针刺疗法,效果显著。中医学理论认为,小儿病毒性脑炎发病关键为邪气蒙蔽清窍,治疗主要以醒脑开窍为主。脑为诸阳所汇、六经交注之处,取脑部穴位有疏通全身经络的作用。国际头皮针取穴法是按照大脑皮层在头皮的投射区取穴。现有研究表明,头皮针刺能显著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组织微循环和脑组织氧代谢,抑制炎症反应和自由基反应,保护血脑屏障,延缓并减轻脑水肿形成和发展[3-4]。有人通过脑电地形图即时效应的改变,观察急性期病毒性脑炎经头皮针治疗的价值,认为急性期病毒性脑炎头针治疗有效,有着电生理变化的基础[5]。所以加用头皮针可以起到兴奋大脑中枢神经细胞、促进脑组织的修复、进一步实现神经功能的重新再塑造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759-763.
[2]朱镛连.脑损伤的恢复和修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10 (7): 385-386.
[3]卓仪,陈怡禄,谢燕如.国内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治疗进展[J].现代食品与药品杂志,2006,16(4):43-45.
[4]张毅敏.针灸治疗颅脑损伤及其后遗症的概况[J].中国临床康复, 2006,10 (7): 135-137.
[5]侯晓华,隋洋,盛利,等.急性期小儿病毒性脑炎经头针治疗脑地形图即时效应的观察[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6,2(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