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狼疮性肾炎临床与基础研究
2015-06-06 01:19
导读:医学论文毕业论文,35年狼疮性肾炎临床与基础研究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35年狼疮性肾炎临床与
35年狼疮性肾炎临床与基础研究
摘要 本研究在国内首次发现异常增高的循环白介素-6可导致狼疮性全身性病理损
害;白介素-6异常增高在狼疮性小管间质损害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白介素-
6及其信息传递中的GP130,JunB基因异常表达参与了弥漫性增生性狼疮性肾炎(LN)
分子发病过程,并率先发现丹参通过增强c-myc蛋白高水平表达而诱导细胞凋亡,
从而对人肾成纤维细胞增殖产生抑制作用。在国内外首次证实巨噬细胞在LN的病人
肾脏局部增殖,且和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首次发现白介素受体(sIL-2R)和FLC
T增多是诊断早期活动LN的可靠指标。筛选并建立了一种本病活动性的计分方法;
发现小管间质病变分级对LN肾小球病理、临床表现、治疗、疗效及复发的判断均有
指导意义。在国内首先报道超大剂激素冲击疗法治疗严重的活动性LN,率先提出适
合我国国情的改进CTX冲击疗法治疗LN。发现中药在促进骨髓造血,对抗CTX等致免
疫功能过度抑制具有一定作用。首次在国内探讨了LN尿毒症的可逆性,并分析发现
SLE死亡最主要原因并非尿毒症。
狼疮性肾炎(LN)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影响着人民的健康。
由于其诊断治疗较为棘手,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因此LN的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
的重视[1~9],我们课题组对此病作了30多年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于1963年在国
内最早分析了当时国内最大组别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0],以后不断地进行
临床观察和研究。近年来随着细胞分子
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对其分子发病机理
与临床进行了综合研究,现总结如下。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1 发病机理
1.1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6(白介素-6)与LN发病机理仍然尚不十分清楚,为了确定LN病人体
内是否存在内源性白介素-6表达增高及其来源,我们应用ELISA法检测58例LN病人
的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白介素-6蛋白的水平[11],在国内首次采用
原位杂交方法结合IBAS 2.0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其中20例LN病人PBMC在未受任何刺
激时白介素-6 mRNA表达强度,并分析3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3者水平在LN病
人体内均异常增高,活动期尤其明显,3者之间互呈直线正相关。提示LN病人PBMC
内源性过度表达和合成白介素-6是其外周白介素-6水平增高的原因之一,异常增高
的循环白介素-6对狼疮性全身性病理损害,尤其对肾损害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