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企业的边界与规模:近期文献的一个评述(1)(4)

2014-01-13 01:52
导读:【主要 参考 文献 】 1.亚当斯密,2001:《国富论》,陕西人民出版社。 2.科斯,2003:《 企业 的性质》,载盛洪主编《 现代 制度 经济 学》,北京大学
【主要 参考 文献 】
1.亚当•斯密,2001:《国富论》,陕西人民出版社。
2.科斯,2003:《 企业 的性质》,载盛洪主编《 现代 制度 经济 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3.科斯,1994:《论生产的制度结构》,上海三联书店。
4.阿曼•阿尔奇安、哈罗德•德穆塞茨,2003:《生产、信息成本和经济组织》,载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5.阿曼•阿尔奇安,苏珊•伍德沃德,2003:《企业死了、企业万岁》,载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6.青木昌彦,1999:《经济体制的比较制度 分析 》, 中国 发展 出版社。
7.本杰明•克莱茵、罗伯特•克劳福德 阿曼•阿尔奇安,2003:《纵向一体化、可挤占租金和竞争性缔约过程》,载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8.大卫•梯斯,2003《关于多产品企业的经济 理论 》,载盛洪编《现代制度经济学》p222)
9.迈克尔•詹森、威廉•梅克林,1998:《企业理论:管理者行为、代理费用与产权结构》,载陈郁主编《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0.迈克尔•詹森、威廉•梅克林,1998:《权利与生产函数:对劳动者管理型企业和共同决策的一种 应用 》,载陈郁主编《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1.斯蒂格勒,1996:《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12.奥利佛•哈特,2000:《企业理论:一个经济学家的观点》,载孙经纬译《企业的经济性质》,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3.尤金•法马,1998:《代理 问题 与企业理论》,载陈郁主编《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14.马克思、恩格斯,197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
15.张五常,2002:《经济解释》,商务印书馆。
16.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2001:《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商务印书馆。
17.杰克•J•弗罗门,2003:《经济演化——探究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经济 科学 出版社。
18.理查德•R•纳尔逊,1997:《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商务印书馆。
19.道格拉斯•C•诺斯,1993:《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20.道格拉斯•C•诺斯,2003:《 历史 上的经济组织分析框架》,载盛洪编《现代制度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1.威廉姆森,200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商务印书馆。
22.马歇尔,1981:《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
23.Y•巴泽尔,1997:《产权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24.王 询,1998:《文化传统与经济组织》,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5.杨瑞龙、刘刚、李省龙,2001:《产业组织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教学与 研究 》,第4期。
26.Arrow, enneth J. 1973, “Informantion and Economic Behavior”. Stockholm: Federation of Swedish Industries.
27.Bain, Joe, 1956, “Barriers to New Competition”,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8.Bain, Joe, 1958,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New York : John Wiley & Sons.
29.Carlton, D.W.1979, “Vertical integration in compertitive markets under uncertainty”,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27(March): 189-209.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30.Hodgson, G. 1996, “Corporate Culture and the Nature ofthe Firm”, in Groenewegen .
31.Hayek, F.1945, “ The  Use of Knowledge in Soc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35:519-530.
32.Klein, Benjamin, and K.B.Leffler.1981, “The Role of Market Forces In  Assuring Contractual Performanc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89:615-641.
33.Kleindorfer, Paul,and Gunter Knieps,1982, “Vertical Integration and Transaction-Specific  Sunk Costs”,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71-87.
34.Knight, Frank H. 1933, “The Economic Organization”, B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35.Knight, Frank H. 1965, “Risk Uncertainty and Profit”,New York: Harper & Row.
36.Monteverde, Kirk,. and David ,Teece.1982 , “Supplier Switching Costs and Vertical Integration In TheAutomobile Industry”,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3:206-213. 
37.Nelson, R.1995,   “Recent  Evolutionary  Theory  aboutEconomic Change”,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33: 48~90.
38.Young, A.1928,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Progress”,Economic Journal, Vol.XXXVIII.
                        

共4页: 4

论文出处(作者): 刘凤芹
上一篇:从凯恩斯的需求理论看中国国有企业改制引起的 下一篇:分析着力提升新形势下的工商管理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