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 本文通过文献分析认为中小企业采用ASP主要存在四类风险,分别是安全风险、组织风险、效率风险、信用风险。在对武汉地区中小企业91份问卷调查后发现,中小企业最担心是投入没有相应回报的风险。随后对结果进行探讨,对ASP企业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ASP 风险 中小企业
应用服务供应商(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ASP)是通过因特网以租赁的方式提供给相关机构应用软件服务的企业,ASP通过规模经营和专业服务而获利,相关机构能获得更低廉和非个性化服务,相关机构主要指企业,也包括非赢利组织或政府部门。ASP提供的服务包括通过网络交付的应用程序、相关硬件和软件的升级、技术支持与咨询、培训、运行维护等,服务商提供打包化和标准化服务。实践中包括企业邮箱、月租型客户管理、租用型进销存、数据安全备份、软件病毒查杀、企业自动建站等服务。
1.ASP风险分类
风险是将要发生不利事件或结果的机会或概率,风险是不可控事件。ASP服务的风险来源按Willcocks 等研究,来自于不恰当或不完整的契约合同、ASP缺乏管理协调能力、企业对ASP服务缺乏认识(如不切实际地期望ASP服务带来短期财务收益)、企业面对快速变化的经营环境不进行调整变革。在风险分类上,Willcocks 1等按时间顺序,将企业采用ASP服务分成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各有相应的风险,分别是前置阶段(contextual)、签订合同阶段(building to contract)和执行阶段(post-contract issue)。前置阶段是指对ASP服务初步了解的阶段,其包括的主要风险是对自身情况的不了解,对ASP从事行业和综合能力的不了解。企业对于ASP服务目的的了解程度会影响采用服务的绩效表现。签订合同阶段的主要风险是对采用ASP服务的目的不明确,没有做ASP服务的效益分析,没有根据合同对自身经营管理进行变革,没有管理ASP服务的经验等。执行阶段的风险主要是组织的信息化程度没有提高,无法适应技术和信息化革等,即没有将ASP服务为已所用。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ASP风险首先是安全风险。ASP是信息化外包服务的延伸,它采用一对多的管理模式,以通过网络提供应用软件服务为核心。在安全性方面,除了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之外,ASP 如何向客户保证不会将其数据提供给竞争对手使用,是客户关心的问题 。由于客户是租用ASP 主机上的软件,并把数据存放在ASP 的主机上,客户对这些数据的安全与保密性非常重视。ASP很难确保资料不会在传输过程中遗失,或者被外來入侵者所窃取再加以利用,因此ASP必须面对客户对其安全性的质疑。同时,客户的经营活动不能因网络的中断或ASP的主机损坏而停止,而导致这些意外发生的因素很多,当危机发生时,ASP的反应速度必须快过客户,否则将降低其绩效 。
ASP风险其次是组织风险。对ASP缺乏信任感一方面来源于安全问题,另一方面来源于由于对ASP产生依赖从而使组织信息化受制于人。同时由于依赖ASP而使内部缺乏技术和资源,由于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造成风险。还由于ASP的引入会对部分员工的职位或权力受到影响,如处理不当会使组织士气下降,组织内消积抵制ASP服务。当ASP存在问题时,企业更容易发生对ASP的信任危机,这时企业更应加强与员工和ASP的沟通。
ASP风险再次是效率风险。企业采用ASP的目的在于提高效率,产生效益。如果ASP服务很难操作与使用,没有相应的使用帮助,速度不能保证,软件功能不能满足相关机构需要,那么采用这种ASP就存在风险。这就要求ASP提供合适易用的软件,提高网络和系统效率,如网络速度与稳定度、资料传输可靠程度、ASP主机的稳定程度、同时上线人数、软件升级,软件响应时间等。
第四种风险即信用风险,以上三种风险都要求ASP加大投入,问题是ASP入不敷出时,能支持多久,如果ASP关门大吉,信用风险就产生了。每个ASP都有一个转亏为盈的周期,如果这种服务不能迅速被企业认可,客户过少,ASP在资金运作上,就无法持续经营以等到盈亏平衡的阶段,甚至退出市场,这对企业将会造成严重的冲击。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可将ASP的风险分为以下四类,见表1所示。
2.中小企业对几种风险的认知程度
企业对以上所列四类风险的认知程度如何,更看重哪些风险是我们想知道的。我们以里科特5点量表( Likert’s Scales) 制作调查问卷,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调查。让用户对每个ASP子风险进行判断,“非常看重此风险”记5分、 “非常不在乎这种风险”记1分。为确保被访者能理解以上风险的内容含义,每项内容附均有简要说明。由于ASP用户主要是中小企业,本调查在武汉市的中小企业中展开。在武汉市工商局取得企业名录后,2005年9月初针对600家武汉市中小企业分别寄出调查问卷,问卷对象是企业信息部门主管或企业负责人,送达589份。至9月底共收回问卷105份,其中有14份由于漏答超过10项被判为不合格,实际有效问卷91份,有效回收率为15.1%。调查的信度用Cronbach's α 衡量,均在0.8以上,表明一致性信度良好。将各风险计算平均值,发现企业最关心安全风险,其次是效率风险和信用风险,对组织风险普遍不够在意。详见表2所示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