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动态环境下企业持久竞争优势之建立研究(1)(2)

2014-04-18 01:00
导读:(三)企业在所在产业中的相对地位 企业在所在产业中的相对地位,即企业在该产业中能够排到什么样的位置。排名的标准可以是市场份额,也可以是利
(三)企业在所在产业中的相对地位
企业在所在产业中的相对地位,即企业在该产业中能够排到什么样的位置。排名的标准可以是市场份额,也可以是利润总额。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将企业的相对地位作为企业实施战略竞争的结果。而我们认为,有利的相对地位本身就是构成竞争优势的一个原因或来源。企业所处的相对地位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有一种自我增强的作用。越是排名靠前的企业,就越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并且能够有雄厚的资金和能力不断的创新,从而获得竞争优势,使企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四)企业家能力
熊彼特对企业家的定义:“企业家的职能就是识别企业的生产性因素,并整合他们。” 本文认为,企业家能力是一种识别、发展、完善企业现有资产束或者新的资产构成的整合的能力。这个定义主要包括两个关键因素:(1)“企业家”并不是指具体的个人,而是对一种功能的描述:无论是企业的决策层,还是战略管理者, 当他们在识别和完成新的资产整合时,他们的行为就反映了一种企业家能力。(2)企业家能力强调了以下特点:资源并不是无中生有的,所有的资源都来源于现有的经济和技术领域中的资产和能力的整合。企业家能力可以分解成五个组成部分:创造力,信用能力,冒险精神,辨别机会价值的能力以及有助于整合资源束的企业专家知识结构。企业家通过整合现有资产和能力形成新的稀缺性资源,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同时,企业家能力也是动态的,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

三  动态环境中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创建
在知识经济、信息化、全球化的今天,由于技术革新的加快,消费者需求日趋多样化且变化频繁,企业特有的知识、技术的隐藏作用范围缩小,期限也越来越短,企业的竞争优势很难得以持续。因而在动态环境下企业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寻求持续更新的竞争优势,同时,由于竞争优势的持续时间缩短,在企业开发出某种竞争优势以后,企业必须保持高度的灵活性与实用性,不断创新,以新的竞争优势更新和替代原有的竞争优势。要创造连续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在新的动态环境下,企业就必须寻求新的生产经营方式与竞争模式。

(一)企业竞争优势可持续性的基本涵义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动态环境中的企业竞争优势是企业在整个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持续的连续系统。企业要想真正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应该能够经得住环境的剧变,并能在这个过程中创造新的竞争优势,也就是说,企业应该在前一个竞争优势开始衰退之前,就要开始创造另外一个竞争优势。正如西方经济学中所指出的关于企业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均衡一样,企业的长期均衡是由无数条短期均衡曲线相切所得的曲线所组成的。在动态环境下的可持续竞争优势是由企业在不同的时期进行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形成竞争优势而组成的连续系统。在前一个竞争优势达到他们的最大效用之时,开始创造新的竞争优势,从而形成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企业由此构建相互联结的竞争优势的连续系统,形成连续的波浪式的前进轨迹。
由此可知,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是指在各种市场动态环境中,当一个企业能够适时地实施相应的创造高度市场价值的战略,而其他任何现有和潜在的竞争者都无法同时成功地实施这些战略,而且也缺乏模仿或“复制”该企业战略所带来的全部收益的信心与能力。即可持续竞争优势是企业成功地实施潜在竞争对手当前无法实施的价值创造战略且竞争对手也无法复制其战略时所获得的利益,它可以保证企业获得超过平均水平的利润。

(二)构建“远见—资源—方式”新模式
企业持续性竞争优势源于持续性创新,动态环境中的企业通过持续性创新扬弃其既有竞争优势,创造和开发新的市场机会,由此获取一连串的更强大的竞争优势。企业创新的实质就是在继承原有竞争优势的基础上拓展新的竞争优势。企业必须发现和开发市场先机,通过自我创新破坏现有市场状态,构建一系列新的竞争优势,从而 整合为基于企业整体发展的持续竞争优势。企业创新过程由三个步骤所构成: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1.远见 企业创新的成功必须立足于合理的远见,并选择可行的突破口。远见就是发现和把握消费者需要而没有察觉的机会。为了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就不能只是满足于当前的消费者,还应该具有先见之明,争取未来的消费者,预期未来的市场状态。
2.资源 在动态环境中,所有的竞争优势都是暂时的。企业要想在动态的环境中获取基于企业整体发展的持续竞争优势,就必须要求由快速反应的能力。由此就不仅要求企业经营流程的缩短,更要求其组织能力高度动态化和适应性,以赶在竞争对手之前把握和利用动态环境所提供的商机。但这种能力要求有扎实的基础,这种基础要么来自多年的潜心开发和积累,要么来自既有资源应用能力的扩展。
3.方式 在动态环境中,企业只是具有卓越的远见和强大的战略资源还不能够保证企业不断获得新的竞争优势,企业的远见和资源需要通过合适的实施方式才能实现其目的。企业主要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影响未来的市场走势和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即改变市场规则和同时或一连串行动。改变市场规则可以在市场上或产业中制造突发性或中断性行为,改变竞争的场地,使竞争对手陷于被动局面甚至是困境;同时或一连串行动能够打破市场的均势,开启创造竞争优势的商机。
动态竞争要求企业同时和连续执行这三个步骤:不停地修正远见;时刻都在发展和积累快速行动和出奇制胜的战略资源;基于不断变化的市场机会和威胁,迅速地选择或调整相应的实施方式,并主动的为企业创造未来。当企业新的资源准备就绪的时候,就可能出现新的机会和远见,并可能发展出新的可以强化其资源和调整其远见。动态环境中的企业利用环境中所出现的各种有利变化动量,将其转化为自身的发展趋向和动力,连续并快速的运转,从而使其成为“动态企业”。动态企业能够深刻的洞察及领悟其所处的环境的动态变动,持续、灵敏和迅速地把握和开发新的市场机会,连续地整合环境中的关键活性因子,进行持续地自我创造和更新,不断地拓展其发展的范围或空间,由此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三)实现企业间的动态联盟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1.动态联盟的含义
动态联盟是指企业快捷抓住市场机遇,利用现代通讯网络技术将不同企业技术优势整合在一起,利用各自的资源能力优势,组成一个在动态环境中互惠互利并协同作战,赢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联合组织。它是由有开发某种新产品所需的知识和技术的组织所组成的一个阶段性的组织(企业)联盟,又称之为虚拟公司。动态联盟突破了企业的有形组织,延伸和整合了企业的竞争优势,以联盟的整体优势共同应付市场的挑战,联合与市场竞争,形成了一个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集成体。
2.创建动态联盟的必要性
通过联盟合作以达到资源共享是动态环境下实现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新型有效的资源配置形式,这一形式的产生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原因:
(1)外部竞争环境变化的需要。环境变化因素在企业发展战略中起关键作用,动态联盟的发展是企业对动态竞争环境的一种战略反应。现代动态竞争环境要求企业不断创新、不断设立新的发展目标以保持持续竞争优势。但是企业自身拥有的资源和能力又是有限的,在企业战略目标与企业战略资源之间总是存在一个缺口(即战略缺口)。而这种缺口使得企业在客观上不可能走完全“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而要求企业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开展更大范围内的学科间和产业间的交流和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和专业化水平,实现合作方资源优势的互补,弥补战略缺口。美国葛兰素公司推出新药善胃得时,它在美国市场上缺乏销售能力,通过与罗氏药厂建立合作关系,葛兰素很快就拥有了一支1100人的销售力量和销售网络。
(2)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与持续竞争优势有关的关键资源不仅是稀缺的,而且是难以模仿的;一些因模仿障碍而难以获得的资源,只有通过联盟的方式去共享和利用。技术资源就是最难模仿和最难获得的资源之一。日本东芝公司几乎与世界上所有的相关企业都建立了技术联盟关系。3.动态联盟的动因


动态联盟包含两个方面的根本动因:
(1)实现“集成”的目标。“集成”是指具有不同经营优势的企业,能够贡献各自的竞争优势,由动态联盟将其整合在一起,充分发挥整体效益形成超常的竞争优势。由集成所创造的竞争优势,使得动态联盟比单个企业更容易创新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从而达到创造可持续竞争优势的目的。
(2)获得“敏捷”的效果。“敏捷”是指企业对市场顾客需求和市场变化的动态复杂性有快速反映能力和敏捷的适应能力,且能够及时满足顾客的动态性需求。在动态联盟中,不仅可以灵敏低成本地获得所需的资源和能力,使企业在动态环境中迅速创新,形成竞争优势,而且大大缩短了观念转化为产品或服务以及推向市场的时间。
4.企业如何创建动态联盟
(1) 组建联盟,规则导航
动态联盟(虚拟团队)在其初创阶段,就必须明确各项规则,作好以下“热身运动” :①设立虚拟合作协议;②明确3W要素(WHAT-团队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WHY-为什么要这样做,HOW-如何才能实现任务);③阐明团队核心价值;④明确团队界定条件;⑤建立团队运行规则; ⑥明确团队成员的任务和责任。
(2)搭建平台,知识共享
跨组织的动态联盟,一方面面临跨时空管理和多元文化管理的挑战,另一方面正是这种时空和文化巨大差异性的碰撞,成为团队成员新知识和新创意的源泉。动态联盟的技术开发过程,实际上就是知识的传递、分享、整合和增值的过程。建立适应性的沟通平台,实现高效沟通、有效管理知识,是团队技术开发过程的核心任务。
① 搭建信息技术平台 跨组织动态联盟将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有效整合利用,共同实现统一目标。这种跨时空的资源整合利用,必须有强有力的沟通技术手段的支撑。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实现这个目标提供了基础。搭建一个对虚拟团队运行系统有良好支持力的信息技术平台,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建立网络化技术平台,二是平台对系统要有适应性,三是认真履行团队沟通运行协议。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② 构建知识螺旋上升系统 新的知识总是来源于团队成员个体。知识管理的核心在团队内构建一种动态的知识传播链条:从成员个体隐性知识到团队显性知识,将高度个人化的、难以规范的、不易传递给他人的知识,通过提炼,将其规范化、系统化地表述出来,以便团队更有效地综合利用;再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随着新的显性知识在整个团队内得到共享,其他成员开始将其内化,用它来拓宽、延伸和重构自己的隐性知识系统。这种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动态的相互作用,就像知识螺旋一样,从隐性到显性,成员个人再用显性知识扩展自己的隐性知识基础,螺旋运动,不断上升;然后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开始新的螺旋运动。
(3)注重沟通,知本增值
团队成员的士气、信心、斗志、热情等形成团队的一种气势。建立有效沟通手段,提高团队成员气势,通过放大性的知本增值,最终实现突破性的技术创新活动。主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建立有效沟通:①定期召开沟通会议,②对团队的工作任务与过程进行协调,③求同存异的文化管理,④ 以信任驱动知本增值增强。
(4)提升能力,延续管理
虚拟团队是虚拟整合的产物,这种理念开始于这样一种共识:企业自身力量有限,仅仅依靠自力更生难以实现预期的战略目标,必须通过与其他企业合作,齐心合力会使合作各方都比各自孤军奋战时更加强大。因此,企业要善于整合各方力量,优势互补,通过组建虚拟团队,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实现延续管理的目标。 我们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实现延续管理的目标:①虚拟整合,打造优势,②有效激励,提升能力,③知识沉淀,延续管理。
当今时代,技术普及速度快得令人窒息。过去,呼机从首次进入市场到拥有1000万的用户用了41年的时间,而现在网络浏览器的普及只用了10个月的时间,Napster所用的时间则更少。这表明,在过去,新兴技术有一个较长的孕育期,而公司和客户能够利用这段时间来思考和适应它能够带来的变化。但是现在,新兴技术不再有这样的孕育期。应对这种快速变化的方法就是创造一种适应性强,没有时间、空间、文化边界的结构模糊的组织,跨越组织间流程,通过动态联盟,打造企业创新优势。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此外,企业还得加强知识管理,达到企业内部的知识共享,同时,还须在企业内部实现知识创新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通过创立学习型组织以及加强对顾客资产的管理,充分利用各种内外部力量,获得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
(四)中国企业如何在动态环境下增强可持续竞争优势
当代的中国企业,不仅是在技术变革加快、产品生命周期和产业生命周期缩短以及全球竞争等因素所共同产生的动态环境中展开经营活动,而且是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和产业不断升级换代的过程中,加之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不得不面临来自跨国产业巨头日益激烈的竞争的挑战。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它自始至终表现为竞争过程。企业作为市场的核心主体,竞争贯穿于其生命周期的全过程。换而言之,竞争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方式。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日益深化,竞争日益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企业已经完全从国内竞争转向国际竞争。在中国对外国产品和企业开放国内市场、逐步融入世界经济大潮之中的同时,也为中国企业带来进入世界市场的商业机会和国际竞争的挑战。只有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和企业才能够进入国际市场,只有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品和企业才能在世界市场的竞争中获胜。
在动态环境下的中国企业,不仅需要特别重视当前的实际竞争优势,而且还必须特别强调未来的潜在的竞争优势;不仅需要关注既有的竞争优势的强化,而且还要关注既有竞争优势的更新。也就是说,在动态环境下展开经营活动的中国企业,必须不断的增强和更新当前的和未来的竞争优势资源,特别是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战略资源。这就要求我么们必须把对环境的分析和对企业的内部资源与能力的经营和创新放到企业战略的高度,从管理到战略的制定必须适应动态环境,通过对环境的科学分析,增强对不确定性的动态环境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对企业进行不断的创新,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   小结 中国大学排名
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在动态环境中进行的,而动态环境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外部环境特征。我们必须先把握动态环境的内涵及其战略特征,才能在动态环境下实现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企业的竞争优势的来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只有四者的综合作用,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动态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涵义,并对如何创建可持续竞争优势进行了重点论述。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远见—资源—方式”的创新模式实现持续竞争优势,同时,企业须实现组织间的动态联盟,通过利用其内部的所特有的优胜资源,对外部的动态环境做出灵敏的反应,作到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中不断的创新获得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p王永贵. 《21世纪企业制胜方略——构筑动态竞争优势》.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1月版ppppppp
[2]p吴维库.《企业竞争力提升战略》.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版
[3]p蒋学伟.《动荡环境中的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经济管理》,2002年2期
[4]p黄鹏.《经济全球化与战略管理设计思想的发展》.《经济管理》,2001年24期
[5]p陈耀.《企业战略联盟竞争优势创造的基础研究》.《现代经济探讨》,2003年第1期
[6]p袁锋、陈晓剑.《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战略理论及其发展趋势》.《预测》,2003年第1期
[7]p聂子龙、李浩.《复杂性环境与战略新思维》.《工业技术经济》,2003年第1期
[8]p王静鹏、樊耘.《企业家能力与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经济管理?新管理》, 2002年第12期
[9]p王永龙.《动态复杂性环境中的组织创新研究》.《经济管理?新管理》,2002年第6期
[10]p聂子龙.《战略范式及其演变》.《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年第10期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11]p黄津孚.《资源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经济管理?新管理》,2001年第20期
[12]p赵怀周、刘益.《核心能力观的动态性内涵解析》.《经济管理?新管理》,2000年第10期
[13]p黄江圳、谭力文.《从能力到动态能力:企业战略观的转变》.《经济管理?新管理》,2002年第22期
[14]p许宁、潘慧宇.《动态联盟:企业越越竞争的新模式》.《市场与发展》,2002年第8期
[15]p李宝山、李春兰.《合纵连横的新战术——动态联盟打造企业新优势》.《企业管理》,2002年第10期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湖南货运需求量走势预测研究(1) 下一篇:分析着力提升新形势下的工商管理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