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谈企业资源规划中知识管理平台的导入(1)

2014-05-16 01:28
导读:工商管理论文毕业论文,谈企业资源规划中知识管理平台的导入(1)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内容摘要: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经济环境的快速改变,竞争

内容摘要: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经济环境的快速改变,竞争相对的也变得更为激烈,为提高竞争力,企业纷纷导入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期望创造出一个整合性、一致性、实时性的作业流程,以提升组织快速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但是在新的经济环境中,任何有形的竞争优势,也会因为信息传输的公开化及快速化,均可被对手在极短的时间内察觉,在最佳实务的扩散下,逐渐为其它竞争者模仿。在各企业竞相投入设置后,单靠企业资源规划已经不能取得差异化的领先优势,因此,本文认为建立知识管理平台提升企业资源规划绩效的模式是必然的趋势,而这也是管理者积极思考下一步如何取得竞争优势的方法。
  关键词:知识管理 企业资源规划
  
  美国经济大师波特提及,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组织竞争优势的来源就是组织知识的创造与分享的能力。无形的知识是企业仰赖的竞争工具,因为它的投资报酬率高而且无法在短时间内复制。以程序再造的观点来看,企业资源规划是为了将原本不连续的企业流程,藉由一信息系统串连起来(Laughlin, l999)。
  企业变革是指以知识为基础,迅速适应顾客与市场需要能力的企业流程。因此建立知识管理平台对企业资源规划的效益是有帮助的,因此知识管理是为了敏锐对应外部环境的改变、应因不同情势而实施的弹性管理,其最大的期望效果便是增加知识资产与提高企业变革的速度,进而提升企业价值。
  企业可以透过良好的知识管理,获得管理或作业上的效益。因为影响组织整体绩效的因素太多,在知识管理的价值链中,要提升整体的竞争力必须从企业的知识管理流程中着手。而ERP是企业信息系统的枢钮,建立知识管理平台除了要考虑与ERP系统整合外,导入知识管理所带来的变革,也会透过ERP系统影响到企业的流程及绩效。 中国大学排名
  
  知识管理的定义
  
  知识管理的对象就是所有的资料、信息、知识和智能。知识管理中的知识二字,广义地包括了这四项概念。而这四项概念总称为“知的资产”(Arthur Andersen, 1999)。
  Desouza(2003)认为知识管理可定义为在组织中所有知识创造、知识储存、知识扩散、及知识应用的活动之集合。Bassi(1999)对知识管理的定义,是经由一连串创造知识、获取知识、以及使用知识的过程以提升组织的绩效。此可看出知识管理不只是管理“知识”,还包括可以用来创造知识的“资料”、“信息”,而用“资料”、“信息”创造出来的“知识”及运用“知识”所产生的智能,都是知识管理的对象。
  
  Hibbard(1997)认为知识管理是捕捉组织内用各种形式(在纸上、数据库中或者是人脑中)存在的专业知识,并且促进分享使得组织整体可以产生最大的效能。Sarvary(1999)则认为知识管理是一个商业程序,是组织创造和使用组织知识的程序,它包含三个子程序:组织学习:公司取得信息或知识的程序;知识生产:将原始信息转换和整合成可以解决商业问题的知识的程序;知识分配:让组织成员可以去接近和使用公司内共同知识的程序。
  大部分学者认为知识管理为典范移转,应建立包含信息技术、组织结构与文化等支持员工知识活动的工作环境,这些环境可称为组织基础建设。企业文化具有塑造组织愿景、凝聚群体共识、整合团队资源等作用,透过其驱动,激发人的价值创造力,近一步发展成组织核心能力,最后外显为企业的持续性竞争优势。
  信息策略专家Wilf (1998)提出了构筑在企业文化、企业内部网络以及信息科技底下的知识管理6-C(Six C's)观念(见图1):Create from Individual(创自个人):累积、收集个人的专业知识、技能;Clarify(确认):确认所要撷取的知识内容,能将各种知识去芜存菁;Classify(分类):将内容分类,以方便检索/搜寻;Communicate(沟通):建立完备的虚拟沟通环境;Comprehend(了解):经过充分沟通,促进组织与个人的了解;Create from Group(群组创造):由知识的分享与学习,提升组织整体能力。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由于知识资源的特性,使得知识管理异于传统管理型态,应包含了信息科技、组织结构、文化、员工等组织要素的管理典范移转(Grant, 1996;Nonaka & Takeuchi, 1995)。Davenport 与Prusak(1998)还认为组织文化才能有效率管理知识资源,组织文化若未能匹配知识活动,将可能是最显著的障碍。而笔者认为推动知识管理的困难在于四个How(4H),分别是:如何克服组织规模、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差异。如何认定知识与知识的维护。如何控制信息传递的质与量。如何建立创造知识与学习分享的组织文化。
  Arthur Andersen(1999)强调:知识管理的变革基本上就是创造分享的组织文化,组织在导入知识管理系统时,如何让组织成员认同组织改变的目的与意义,并愿意随着组织的改变,而配合改变其工作流程、个人行为,进而营造出组织的新文化,此将是变革促动最重要的目标。
  Hanley(1999)亦认为知识管理是一组能够展现组织设计与经营原则、流程、组织架构、应用技术的集合,它能帮助知识工作者以惊人的效率展现他们的创造力和能力,为企业创造价值。McEvily与Chakravarthy (2002)则从研究中发现,复杂与内隐的技术知识能够防范企业主要的产品改良遭到模仿,因此有助于产品绩效提升。
  
  知识管理平台定义
  
  所谓的知识管理平台,是指知识工作者透过计算机网络等信息科技与组织内的成员,进行制度管理、团队运作与经验交流。知识管理的变革,基本上就是创造出分享的组织文化,为了有系统的移转与分享知识,企业利用信息技术使企业知识的取得与再利用更为方便,进而使知识得以流通与分享,以达到知识管理的目的,这是企业建立知识管理平台的主要原因。
  完善的知识管理必须具备知识管理系统的支持,亦即表示企业如欲具备完善的知识管理系统功能,就需要仰赖信息科技的协助。然而,建立知识管理平台只是提供一个知识分享与知识蓄积的工具,最终的目的是要建构分享知识的文化,最后转变成一个学习型组织,进而提升企业经营绩效(Gates, 1999)。 大学排名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进化博弈视角下的企业知识共享机制研究(1) 下一篇:分析着力提升新形势下的工商管理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