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1、 人际策略:八面玲珑,适当表现
办公室很简单,办公室也很复杂,关键在于宗派亲族的“办公室政治”……
所谓大隐于朝,政治是这世界最复杂的东西,可大隐之人也能在其中游刃有余,出淤泥而不染,那么,我等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俗人们又能否在“办公室政治”中生存?
A端正心态:既来之则安之
与人斗其乐无穷,既然已经身入职场,那就要有迎接“办公室政治”的准备,也许你并不热衷于此,不能做到把办公室政治当成一种享受,甚至你很厌恶,然而,你要明白,你是来到这里讨生活的,你想升职,你想加薪,那你就不能无视办公室政治,既来之则安之吧。
B熟悉环境:打好基础
身处是非地自然要有所准备,最基础的,先了解自己处在什么位置,管自己的人属哪派,招自己的人属哪派,各派大势如何,自己搭上哪一派更安全…这时候的重点是和管自己上司打好交道,县官不如“现管”,哪怕你做得再好,你上司的上司很赏析你,可如果你的直属上司要整你,那你也没办法…还有身边的同事,要知道哪些人能交好哪些人点个头就好哪些人能离多远就离多远好…要自律,不要急于露角,要小心探子、监工、锦衣卫等,不要犯众怒…
C投身战场:邪道?正道?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a邪道,无所不用其极地增强自己派系的实力。说的就是明里称兄弟背后捅刀子,借力打力,挑拨离间,拉帮结派,拍马溜须,见风使舵,把爱出风头的愣头青当枪使…手段很多,在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推荐准备走这条路的反复研习《厚黑学》《罗织经》等中国国粹…
b正道,八面玲珑,适当表现,通过增强本身实力达到取得办公室政治优势的目的。无为而无所不为,下面这故事很好地诠释了正道对比了邪道,且对上司们极具参考价值,管仲论相:
桓公:“群臣之中谁可为相?”
管仲:“知臣莫如君。”
桓公:“易牙如何?”
管仲:“易牙烹其子讨好君主,没有人性。这种人不可接近。”
桓公:“竖刁如何?”
管仲:“竖刁阉割自己伺侯君主,不通人情。这种人不可亲近。”
桓公:“开方如何?”
管仲:“开方背弃自己的父母侍奉君主,不近人情。况且他本来是千乘之封的太子,能弃千乘之封,其欲望必然超过千乘。应当远离这种人,若重用必定乱国。”
桓公:“鲍叔牙如何?”
管仲:“鲍叔牙为人清廉纯正,是个真正的君子。但他对于善恶过于分明,一旦知道别人的过失,“终身不忘,这是他的短处,不可为相。”
桓公:“隰朋如何?”
管仲:“隰朋对自己要求很高,能做到不耻下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哀怜同情;对于国政,不需要他管的他就不打听;对于事务,不需要他了解的,就不过问;别人有些小毛病,他能装作没看见。不得已的话,可择隰朋为相。”
2、 工作方针:职业生涯规划,自我成长
很欣赏一句话,觉得是一种境界:依然有理想,但饭票已在手。
现在的社会人才供需有些像不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不发达国家大量供给廉价的原材料和初级加工半成品,发达国家抬高价格少量输出高科技含量产品——反映在人才供需的状况上就是社会低级劳动力由于供过于求而持续地被压价,高级人才由于培养难和猎头公司的操作等因素千金难求…而且,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正如不发达国家由于被持续剥削积贫积弱发达国家由于持续剥削越来越富,人才的供需和报酬也呈现病态的增长…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作为普通人,我们没有能力去改变这个社会(有能力也不敢改变,改变了多数就要坐牢去了,政治啊,沉默,这不是我等小民能讨论的话题),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努力让自己从廉价的低级劳动力成长为抢手的高级人才,这是我们唯一的出路,所以职业生涯规划就显得尤其重要…自律在这里十分重要,小农意识的缺乏自律要不得啊…
A摸索阶段
出来工作几年,在各行业各职位摸打滚爬,将不切实际的幻想抛弃,做着这样那样的尝试,有时还可以碰碰运气,寻找自己的发展方向。
B规划阶段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寻找到目标,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知道现在自己能做到什么程度,于是开始条理性的规划。
C执行阶段
执行规划,不断根据社会需求修改计划,提升自我,在这个阶段自律将起决定成败的作用。
结语:作者:http://blog.sina.com.cn/xiao92123 鹅生活 版权所有
我一直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管的是人心,一直致力于找一个词把管理中所有可能遇到的零碎的由人心产生的障碍概括起来,这样易于研究,现在算是找到这个词了:小农意识。
可能有人认为这个词还不是很贴切,因为还有近似的“小市民意识”等词,我认为考虑到中国现在的人口主体是农民,就业人群主体和中小企业创业主体是农民——“北漂族”我感觉只是稍微高级的农民工而已,并且管理中由人心引发的障碍也是由传统旧思想旧习惯引发的,另外,小市民意识小资意识等都只是传承了几千年的小农意识在小城市经济知识经济等特定环境下的变种,所以,我认为这个听起来有些跟不上时代的词才是最贴切的词。虽然这样导致论文在后面有点超出人力资源的范畴。
因为这个词,然后有了这篇论文,因为这篇论文,引起了我对自己以后道路的思考,我想,即使以后我将人力资源方面的知识都忘光了,我也不是在这白瞎了三年。
共3页: 3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