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流通企业(规模)边界(6)

2015-07-24 01:16
导读: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改进提高了企业内部的管理和控制效率,为流通企业的分店扩张提供了有力的工具。HerbertSimon(1957)关于“有限理性”的经典陈述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改进提高了企业内部的管理和控制效率,为流通企业的分店扩张提供了有力的工具。HerbertSimon(1957)关于“有限理性”的经典陈述改变了经济学家思考问题的方式,尤其是为新制度经济学家分析企业、合约等曾被新古典学派所忽略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坚实基础,他们大都把企业规模限制最终归因于有限理性条件(信息、代理、激励等许多问题都是这一条件的题中之义)。这一点无疑是难以挑战的。但同时存在的另一事实是:信息技术提高了人们决策的理性水平,是人脑的扩大和延伸。在前机,任何个人每天做几万次复杂计算都是难以想象的,或者说是超出“理性能力”的;但现在人们只要用手指轻轻点击一下鼠标,计算机可以在一秒钟之内完成这项工作,甚至是人脑100年也不能完成的工作也变得如此简单。一些国际流通巨头能够在世界范围进行有效的分店扩张,和电话、传真、卫星尤其是互联网等新的信息技术进步是分不开的。利用这些信息工具,公司老总坐在总部办公室里就可以即时掌握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城市甚至各个分店的销售情况;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公司下级向他们的上级或总部汇报工作、提供当地市场信息也同样简单、迅速;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公司的例行会议也大都在网上进行。由此可见,现代信息技术革命使公司总部对下属机构的监控不但范围扩大、成本降低,而且其及时性、准确性也大大提高了。或者说,企业内部的“控制损失”大大减少了,选择性干预成为可能。信息技术进步有力地提高了流通企业内部的管理和控制效率,是流通企业规模扩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10
综上所述,对于流通企业来说,复制和选择性干预比生产企业要更为容易,也更为现实。一些国际流通巨头正是通过品牌、统一经营模式的复制和有效的选择性干预在全球进行分店扩张。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五、结论与展望
理论总是刨根问底的:流通企业可以通过品牌、统一经营模式、信息技术进行无止境的分店扩张吗?或者,流通企业复制和选择性干预永远不会遇到大规模不经济的约束吗?本文不能也无意回答这一问题,我们所要争辩的是:(1)流通企业和生产企业具有不同的经济性质,它是交易的专业化生产者;(2)流通企业利用品牌和统一经营模式可以在全球进行分店扩张,更像是一个“复制/粘贴”的过程;(3)信息技术提高了市场交易效率,推动了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扩大了市场规模和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从而为单个流通企业的规模扩大创造了条件,而且信息技术同时提高了企业内部控制效率,使得流通企业可以更低成本地对其分店进行选择性干预。
另外,流通相比于生产在规模上的后发优势仍然是一个值得深入的问题。流通以生产为基础,但随着分工和交换的发展,生产的扩张,市场规模和范围的扩大,整个经济对交易的依赖程度加深,从而整个流通产业和单个流通企业在规模上(相比于生产)体现出一种后发优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呈上升趋势;沃尔玛及其他国际流通业巨头正在全球范围进行分店扩张,并且沃尔玛已成为世界500强的老大。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在未来的理论研究中进行深入解释的现象。

[1]柳思维、李陈华,2003:《商业的分工效应及其在推进化中的作用》,《湖南》第1期。
[2]文启湘,1999:《商业与市场》,陕西人民出版社。
[3]杨小凯,1998:《经济学原理》,社会科学出版社。
[4]Baker,GeorgeandHubbard,ThomasN.2001.“EmpiricalStrategiesinContractEconomics:InformationandBoundaryoftheFirm”.AmericanEconomicReview,May,91(2):189-194.
[5]Coase,Ronald.1937.“NatureoftheFirm”.Economica,November,4:386-405.inPutterman,Louis,eds..TheEconomicNatureoftheFir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6.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6]Coase,Ronald.1998.“TheNewInstitutionalEconomics”.AmericanEconomicReview,May,88(2):72-74.
上一篇: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制度 下一篇:分析着力提升新形势下的工商管理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