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与中国民营企业——加入WTO 后民营企业的机遇
2016-08-21 01:16
导读:工商管理论文毕业论文,WTO与中国民营企业——加入WTO 后民营企业的机遇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一、 确认识民营的性质和作用(一)、民营经济的概念
一、 确认识民营的性质和作用
(一)、民营经济的概念
上尚确切的定义。界关于“民营经济”的范围实际上存在三种统计口径:大口径指全都非国有经济,中口径指非公有经济(即国有和集体经济除外),小口径仅指国内居民的个体和私营(外资和其他经济成分除外)。从宪法(1999.3.15修订的)第11条的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看,民营经济主要指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将民营企业、个体户、私营经济主并列,以此推断,民营经济似乎包含民营、个体、私营三个经济成分在内。有的学者认为,民营经济应包括民间投资的独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经济成份在内。民营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什么关系?民营企业与私营企业什么?民营企业是否就包括私营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这些都有待进一步。
(二)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
1999年3月15日的宪法修正案,不再认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而规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是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但有的学者认为,宪法和讲话都没有宣布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为仍然不很确定。
(三)、民营经济的作用
改变社会上对民营经济的一些看法(和偏见)、不正当竞争、信誉差、原始积累…。
正确认识民营企业在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中的作用。
1、 民营经济已成为民经济的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大改变是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促进市场繁荣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在缓解就业压力、优化经济结构、新技术和增加税收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1)、在总产值中的比例逐渐加大。在1985-2000年间民营经济的增长速度高出国有经济增长速度的一倍以上,在工业产出中的份额从1985年的34%上升到2000年的60%。据统计,1978-1999年,民营经济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例从0.2%上升到33%。在深圳,民营企业几乎占全市企业总数半壁江山;而浙江的民营企业则是五分天下有其四。
(2)、在吸纳劳动力和缓解就业压力方面作用突出。1999年民营经济从业人数多达8300万人,2000年略有下降,仍高达7000余万人。从97、98、99连续3年的就业变化情况看,下岗工人达4600万人,新就业2200万人,几乎全部是在民营能够继续吸纳劳动力的主要是民营企业。
(3)、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民营企业的数量已大大超过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都有民营企业的参与,它们对国有企业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从而推动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4)、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已在沿海在区得到迅速发展,不仅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为其他地区树立了榜样,从而加快了各地区的经济。
2、民营经济对国际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
1994年10月在日本大阪召开的APEC第一届中小企业部长会议认为,健康的中小型企业不仅能够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而且在跨国经济活动中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保持亚太地区21世纪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亚太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小企业的成长与发展。
二、入世后民营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 机遇
1、具备从事对外经贸活动能力的企业将获得进入全球化经济关系、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有利于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发展和壮大。(国际市场准入)
2、入世后民营企业在国内市场准入方面的限制将逐步取消,民营企业可以进入新的投资经营领域。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1)、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8章25条,都适用于民营企业。但仍有一些领域(基础产业、公用事业)不准民营企业进入。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研究一项政策,降低门槛,鼓励民营企业进入这些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