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浅探(2)
2016-08-28 01:02
导读:3.2 确立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核心是预警指标体系,预警指标一般应包括: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包括:销售
3.2 确立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核心是预警指标体系,预警指标一般应包括: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包括:销售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和总资产报酬率;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应重点关注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具体来说首先首先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全面预算制度,正确预测现金流量情况。全面预算制度是协调的工具、控制的标准、考核的依据,是推行控股公司内部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基础,也是促进公司各级经营管理人员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能力培养的有效机制。由于预算涉及企业现金收支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所以它对风险可以产生一种系统性的控制。在全面预算的基础上,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这是企业加强财务管理,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工作中特别重要的一环。其次建立财务预警系统,构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从根本上讲,企业发生财务风险是由于举债等导致的,对企业而言,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从综合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即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等方面入手防范财务风险。
3.3 优化资本结构 首先要使负债结构合理化。负债结构是指企业负债中各种负债数量比例关系,尤是短期负债资金的比例。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仅仅盯住资产负债是不够的,更要关注和优化负债结构,尤其是短、长期债务的匹配、币种结构和贷款期限,这样才能既发挥债务的最大经济效用,又能规避短期不能支付的风险。相反,如果负债结构不合理,就有可能引发财务危机。我国现行的银行贷款执行的是期限利率。即根据占用贷款的时间长短确定贷款利率的高低,同时不同的币种实行不同的利率。因此,企业根据利率变动。调整贷款期限和不同币种贷款结构,就可以降低资金持有成本。通过调整长、短期贷款期限、本币与外币负债比例,以及控制贷款逾期,确保资金的安全。其次要完善完善治理结构,加强独立董事制度,增强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化股权结构,积极推进股权分置改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