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 零售业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放开的行业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与国外企业竞争的洗礼,我国零售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连锁零售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自加入WTO后,我国市场进一步开放,跨国连锁零售巨头的不断进入,冲击着国内零售市场,对我国连锁零售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试图通过分析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的发展现状,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作为连锁零售企业发展的借鉴。
关键词: 现阶段 连锁零售 问题
作为“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的2006年,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经济社会环境继续改善,消费品市场发展迅速。2006年,我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410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13.7%。“中国连锁经营100强”销售规模达到8,552亿元,同比增长25%。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使得连锁经营快速发展。同时,外资连锁零售企业也正在步步紧逼。虽然从数量上,内资企业仍占绝对优势,但外资企业入围百强连锁零售企业的数量持续增长。至2006年,世界500强中的跨国零售巨头已有90%进入我国,在全国27个大城市中,营业面积超过8000平方米的大卖场,外资比重超过30%。从销售额来看,外资企业销售额所占比重持续提高。2006年17家外资企业销售额接近2,000亿元,占百强企业销售额的比重进一步上升至22.87%。
连锁零售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企业规模、网点资源、业态生命力、流通成本、盈利能力等诸多方面,而国内连锁零售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却面临发展速度与经营质量失衡、成本高企、资金断链等风险。加入WTO后,我国连锁零售企业仍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国内连锁零售企业业态结构单一,数量众多而规模过小
目前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的零售业态除传统单店形式的百货店外,连锁企业大多数为超市,但超市只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不足10%。而国外连锁零售业态占据市场份额大的为超级市场、折扣店、专业店和大卖场,并根据市场、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要求,积极向其他业态扩展和创新,保持一种随时应变的姿态,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业态的领先性。美国连锁零售市场排名前三名企业的销售总额就占整个市场份额的80%,德国的前10名零售企业零售额占德国市场的84%以上,日本为50%,而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的集中度只有25%左右。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