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国企出路在于建立利益共享分配机制(1)

2016-10-05 01:41
导读:工商管理论文毕业论文,国企出路在于建立利益共享分配机制(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 内容 摘要]本文认为:经过25年改革,制约国企 发展 的外部
[ 内容 摘要]本文认为:经过25年改革,制约国企 发展 的外部因素基本消除,现在国企竞争不过私企的主要原因是管理层利益、职工利益与 企业 利益不是高度一致。解决这一 问题 的唯一 方法 是在国企建立利益共享分配机制,使国企成为马克思构想的自由人联合体,成为真正的 社会 主义企业。文章认为,建立利益共享分配机制的方法是对物质资本与技术资本投资者实行资产股份制,对国企决策层实行购股期权制,对国企管理层实行虚拟股份制,对国企普通职工实行单元股份制,其中,购股期权制、虚拟股份制、单元股份制是与用工相结合的制度,它们共同组成利益共享型用工制度。资产股份制与利益共享型用工制度共同组成的利益共享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企业的根本制度。

[关键词]利益共享分配机制、虚拟股份制、购股期权制、单元股份制、国企改革

改革开放之初,国有企业拥有建国30年培养的绝大多数人才,建立了完整的国有生产系统、国有商业系统、国有运输系统、国有 金融 系统、国有 教育 系统,垄断了几乎全部人、财、物资源供应,当时私有企业因为姓“资”还没有生存资格,乡镇集体企业因为提倡社会主义商品 经济 才刚刚起步,但短短25年后,大部分国有企业就被私有企业取代,为什么国企如此没有竞争力?要找原因,就要 分析 这25年社会背景。

改革开放是从 农村 包产到户的用工改革开始,这一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使农民收入快速提高,从而刺激了消费市场的扩张。包产到户首先从安徽、四川等地试点,到1982年推广到全国,因此,农村消费市场扩张首先在包产到户试点省份出现,这使试点省份最先出现轻 工业 产品供应紧张现象。农村消费市场扩张直接导致城市商业与轻工业生产的繁荣,从而使城市居民收入也快速增长,以致城市消费市场也开始扩张。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1982年,包产到户开始全面推广之时,城市消费市场已开始扩张,轻工业生产能力已无法满足新增消费市场的需求,这时,国家就鼓励创办乡镇企业,扩大国有轻工企业生产规模,以致重工业生产也出现繁荣,这促使城市消费市场进一步扩大。到1982年才进行包产到户改革的江、浙等省农村因发展乡镇企业的迫切需要,保留了集体资产,并以集体资产为基础发展乡镇企业,填补农村消费市场的空白。较早进行包产到户改革的地区因集体资产被瓜分,只能以个体资产为主发展乡镇企业,但这些个体乡镇企业很快因为姓“资”被割除,如当时的阜阳模式。以集体企业为主的苏南模式、廊坊模式以及以个体商贩为主的温州模式则保存下来。

乡镇企业缺少资金、人才和供销渠道,只能依托国有企业谋求发展,但国有企业对乡镇企业的帮助原则上只限于集体企业,当时个体企业生存权尚未明确,许多私人企业都挂上集体牌子,此外,乡镇企业没有自己的流通渠道,只能一面依靠国有商业系统,一面依靠自己的销售员到各地开拓市场。乡镇企业的原料通过黑市高价购买,加上设备、技术较差,生产成本较高,因而只能直接到消费市场直销产品。国有企业的原料通过计划供应,供应价格低,且设备、技术较好,因而生产成本低,可是国有企业产品要通过国有商业系统一级、二级、三级批发站的批发才能流通到各零售商店对外销售,商品流通成本高,加上国有企业小社会负担及离退休人员负担重,以致商品计划零售价较高。乡镇企业产品生产成本即使达到二级批发价水平,也可以用直销方式与国有企业竞争。由于乡镇企业产品的零售价远低于国有企业零售价,因而可以用回扣方式贿赂国有企业采购部门,也可以用国有企业批发价在消费市场零售其产品,这使国有商业系统面临巨大竞争压力。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国有企业产品通过各级批发站对外销售,没有批发市场也可生存。乡镇企业的产品只能通过批发市场对外分销,乡镇企业推销员在各地建立销售点后,可以根据需要市场需要,通过批发市场代销其他企业产品,从而降低销售成本。80年代中后期,各地根据经济发展需要,纷纷建立批发市场,但进入批发市场的主要是乡镇企业与个体企业。乡镇企业在批发市场的产品售价以国有企业批发价为参照,按购买量确定批发价,甚至以国有企业三级批发价对外零售商品,因此,批发市场的形成使国有商业系统的零售业受到巨大冲击。此外,乡镇企业以回扣方式向国有企业推销产品,强力挤占国有商业企业的传统市场。
上一篇:企业成长模式的比较与选择(1) 下一篇:分析着力提升新形势下的工商管理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