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 要:公司作为一种先进的企业组织形式,是生产力高度社会化的有效载体,在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的同时,也日益暴露出其基于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而产生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设与完善问题,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企业提高经营绩效的关键因素。本文在公司治理相关理论解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江苏扬子石化公司治理中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公司治理 委托 约束机制
一、公司治理结构基本理论解析
(一)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
公司治理结构这个概念是从国外引入的,相应的英文单词是:“Corporate Governance”。西方有学者认为,公司治理就是委托董事,使之具有责任和义务指导公司业务的一种制度,它是以责任为基础的。还有人认为,公司治理应看成是公司与公司的组成人员之间的一种社会合约,从道义上使公司及其董事有义务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1985年,英国《公司法》把公司治理描述为由董事会、股东和审计员三方构成的制度。1998年亚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DECD)理事会部长级会议制定的《公司治理原则》中指出:公司治理是一种据以对工商业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应明确规定公司的各个参与者的责任和权利分配,诸如董事会、经理层、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也清楚地说明决策公司事务时所应遵循地规则和程序;它还提供一种结构,使之用以设置公司目标,也提供达到这些目标和监控经营的手段。
“ Corporate Governance”在中国被译为“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公司督导”等。目前,国内的学者对于这个概念的定义有着不同的表述。
1、吴敬琏认为:公司治理结构是所有者(股东)、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其中,股东及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董事会与高级经理人员之间存在着性质不同的关系,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就要明确划分股东、董事会、经理人员各自的权利、责任和利益,从而形成三者之间的制衡关系。
2、钱颖一认为:公司治理结构是一套制度安排,用以支配若干在企业中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团体投资者(股东和贷款人)、经理人员、职工之间的关系,并从该种群阴中获得经济利益。
3、张维迎认为:公司治理结构狭义的讲是指有关公司董事会的功能,结构、股东的权利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广义地讲,是指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分配的一套法律、文化和制度安排,这些安排决定公司的目标,谁在什么状态下实施控制,如何控制,风险和收益如何在不同企业成员之间分配的这样一些问题。
4、李维安认为:根据契约理论,公司治理结构就是协调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相互之间关系的一种制度,涉及指挥、控制、激励等方面的内容。换言之,就是借以处理(治理)企业各种契约的制度。
以上几种观点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公司治理结构的内涵,综合分析,笔者认为公司治理结构的内涵应该包括:
第一,遵守(规则)和(激励)绩效。公司治理结构关心的是如何保证决策能够有效制定,而不是其中所涉及的权利,公司治理结构所要解决的是规则如何制定、规则如何执行才能使得规则能够激励绩效。
第二,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内部治理是指规范公司的利益相关人(如公司股东、雇员、债权人和社区)之间关系的规则。外部治理是指那些并不直接同公司利益发生关系的规则或管制,包括竞争、反托拉斯、国内贸易和证券市场等。
第三,利益相关人。公司治理结构应当涉及决定组织发展方向和绩效的众多参与者之间的关系,这些参与者包括股东、董事、管理层以及顾客、雇员、供应商、债权人以及社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