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多元化经营是企业扩张采用的主要方式,但是目前很多企业在理解多元化的问题上存在误区,导致一些企业忽视经济实力和管理能力,违背企业发展客观规律放弃主营业务和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而过度多元化和过旱多元化企业应该在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先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在合适的时机再选择多元化的经营领域,要在积累了一定相关多元化经验的前提下,再进入与核心竞争力相对应的非相关多元化领域。
关键词:多元化战略;企业扩张;主营业务;误区
1多元化战略理论的提出及分类
多元化战略(diversificationstrategy)是战略管理理论中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由美国著名的企业战略管理家安索夫提出,指的是开发新产品和进入新的市场两者同时发生的战略。当企业拥有剩余资源、面临新的产业发展机遇或穷尽了垂直一体化或水平一体化发展机会时。它们往往通过多元化来寻找企业发展的新途径。在产业界。多元化发展战略是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在欧美最为风行的一种企业发展途径。当今名列《财富》杂志世界500强的企业,其中超过三分之二都是进行高度的多元化经营。这种情况同样存在于西欧和日本。而国内许多企业更是把多元化战略视为发展企业的制胜法宝。在多元化战略盛行时下,理论界对企业采用多元化战略的动因、多元化的类型、需要的条件、多元化的绩效等问题进行广泛探讨。
安索夫总结了企业成长的四种战略:1)市场渗透;2)开发新市场;3)开发新产品;4)多元化,并把它们高度概括为“产品——市场矩阵”,即著名的安索夫矩阵。此外.安索夫还对多元化的类型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1)横向多元化,指以现有的产品市场为中心,向水平方向扩展事业领域;(2)纵向多元化,指以现有的产品市场为基础,向垂直方向扩展事业领域;(3)同心多元化,指以企业原有能力为基础的多元化,又可细分为三类:技术相关型、市场销售相关型、资源相关型;(4)复合多元化,指向没有明显相关的多种行业发展。多元化经营也叫多样化经营、多角化经营,是指企业为获取最大经济效益,在多个相关或者非相关的领域同时经营多项业务的一种经营战略。多元化经营分为相关多元化和非相关多元化,其中,相关多元化是指企业所开展的各项业务之间有明显的有形关联,比如共同的市场、生产、技术、营销渠道等,相关业务之间资源可以共享;非相关多元化是企业向和自身主业经营没有业务关联的行业发展,注重无形关联,主要是在品牌、管理上的共享Ⅲ。研究表明,相关多元化比菲相关多元化优越,能有较高的获利性和较低的风险性,也更容易获得成功。非相关多元化则是一种复杂而又危险的多元化。根据多元化理论,企业多元化首先应走相关多元化的路,只有在相关多元化彻底成功之后才进行非相关多元化。这就是所谓企业成长理论中的“延伸——扩张——再延伸——再扩张”的模式。此外,30多年的大量研究经验显示,企业多元化的程度与盈利表现呈n型,即适度的多元化又比有限或过度多元化更优越。
内容来自www.nsea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