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统筹城乡旅游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及战略走向
2017-08-29 06:53
导读:工商管理论文毕业论文,谈统筹城乡旅游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及战略走向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进入工业化发展中期后的重
摘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进入工业化发展中期后的重大战略任务。城乡旅游产业的一体化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想,是现阶段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特别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城乡旅游产业一体化必须把农村旅游小城镇建设作为工作的突破口,建立以品牌和产品为核心的新型旅游产业组织体系,并以都市型特色产业为龙头,构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旅游产业链条。同时,要逐步实现以网络为先导的旅游产业信息化,建设城乡一体化的旅游基础设施与接待设施网络。
关键词:旅游产业;一体化;三农;乡村旅游
一、问题的提出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尽快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国民经济新体系,我国借鉴原苏联的经验,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型工业化道路。在此宏观政策指导下,我国长期推行的城乡差别发展战略和城市偏向的体制导致了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形成,并在工业化发展进入中期后这种结构性矛盾不断凸显,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桎梏。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党中央根据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主要矛盾,致力于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破解三农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大多数,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近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国内有效需求不足、
就业压力增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结构不合理等矛盾,都与城乡对立和城镇化发展滞后密切相关[1]。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任务是突破城乡“二元”瓶径,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经济和社会结构。这里所讲的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和乡村两个不同特质的经济社会单元和人类聚落空间,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区域范围内谋求融合发展、协调共生的过程[2]。作为一个地域的社会经济过程,它涉及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方方面面。作为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目标,城乡一体化也可称为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演替的顶级状态,它体现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社会进步的要求[3]。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有效流动和优化配置,相互协作,优势互补。通过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等策略实现城乡的整体协调发展。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产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是基于城乡统一市场和共享城乡资源背景下的产业统筹,旅游业以其综合性、关联性和较高的乘数效应在城乡产业统筹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1世纪前20年,是我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时期。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国际旅游的客源输出国。因此,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背景下,积极探讨统筹城乡旅游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及其战略走向,其意义十分深远。
二、统筹城乡旅游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一)科学发展观思想的重要体现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其他各项事业进步的前提和保障。在旅游产业发展中长期存在着城市旅游与乡村旅游隔离的局面,贯彻以旅游消费者为本的发展原则,旅游东道社区和广大农民的利益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特别是旅游对三农的忽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整合城乡旅游资源,形成连接城市与乡村的区域旅游市场,发挥旅游产业在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