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数据管理演进4阶段(2)

2017-09-01 03:31
导读:人:成功依赖于为数很少的几位高级人才;数据库的运行依赖可以运用不同方法调整并更正数据的员工;管理层不致力于解决也不认可数据完整性问题;数

  人:成功依赖于为数很少的几位高级人才;数据库的运行依赖可以运用不同方法调整并更正数据的员工;管理层不致力于解决也不认可数据完整性问题;数据质量出问题,企业常常认为是 IT部门的错。

  流程:没有成文的数据管理流程制度,数据管理混乱,以项目为中心;通过人工驱动的流程,在问题发生时才着手解决问题;几乎没有长期解决问题的决心;企业内部广泛存在重复数据,导致职能单位间资源浪费严重。

  技术:工具主要包括一些常用软件(微软的 EXCEL和ACCESS),未使用功能强大的数据管理软件 ;没用图表展示数据,也没用使用分析或审计等方法来确定数据的特征;仅在个别部门或数据源头进行数据清理或标准化;采用了一些技术来辅助人工的质量改进措施。

  风险与回报:风险非常高,因为数据问题会导致客户流失(因为错误理解客户价值)或不合理的业务流程;虽然没有制定相关的流程来分析孰是孰非,但还是有一些人成为替罪羊,从而受到指责;回报低,除了个别员工或部门获得成功之外,企业几乎没有从数据管理中获得任何收益。

  第2阶段: 被动做出反应

  到达第二阶段后,企业就会理解所发生的数据管理问题,并意识到数据对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但是,只有当发生重大问题或项目偏差时才会着手改进数据质量。处于该阶段的企业最多也就是在问题发生时做出反应,以期将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在第二阶段,数据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不是集成的,而是无关联的点状解决方案。此时,向第三阶段前进的动力通常是管理层的战略构想,即搞好数据管理工作可以带来实际的业绩。为了向下一阶段迈进,企业必须将流程与技术整合,以便从数据资源中获得更多成果。

  企业还必须制定成文的数据管理制度,并将其作为应用开发的核心竞争力来执行。在新系统和数据仓库上线后,员工必须了解企业的数据管理流程和相关协议。为确保相关制度能够到位,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兼容性测试。最后,企业必须就数据管理流程的所有权达成共识,将职责分配到相关部门。

  在这个阶段,企业在人员、流程、技术、风险与回报四个方面的表现如下:

  人:成功依赖于一些专业技术员工(数据库管理员、IT员工等);员工个体创建适用的流程,但整个团队或部门缺少统一的标准化流程 ;缺少长期的解决方案; 公司管理层几乎不认可数据的价值。

  流程:开始有较强势的数据管理职能,但重点仍放在在发生问题时改进数据质量;大多数流程都是短期应急的,重点针对近期所发现的某些问题;在单个团队和部门内部,任务、角色被标准化。

  技术:通常会使用一些战术性数据管理工具(例如数据图表展示或数据质量解决方案);大多数数据没有整合,但有一些个体员工或部门尝试整合数据;出现了一些数据库管理战术,例如应激反应式的性能监控 ;试图整合那些因质量问题需要放弃或重做的数据(例如数据仓库)。

  风险与回报:风险高,因为缺少数据整合,并且整个公司范围内数据的整体准确性不佳;虽然偶尔会进行数据分析和更正,但涉及跨职能时仍然会发生一些数据错误;回报有限,且大多数都不确切;多数投资回报都是通过个体流程或员工个体取得的;公司层面上,很少或几乎没有意识到数据管理的好处。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上一篇:中国在全球制造商眼中是否仍具竞争力? 下一篇:分析着力提升新形势下的工商管理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