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祖传统治理思想提升为现代企业柔性治理分析(2)
2017-09-02 02:48
导读:4.儒祖传统治理重均同,现代企业柔性治理重个性 中国儒家思想是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但与柔性治理思想相比,恰恰又缺乏对个体地位的认同,它真正重
4.儒祖传统治理重均同,现代企业柔性治理重个性
中国儒家思想是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但与柔性治理思想相比,恰恰又缺乏对个体地位的认同,它真正重视的是人所属的团体。柔性治理的职能之一就是协调,协调关系主要是从个体开始。我们应该承认个体的特殊性——他们有不同的志向、爱好和需要,有不同的性格、追求和态度,有不同的知识、技能和潜力。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儒家治理思想自身存在不足,与现代企业治理不相适应。柔性治理是现代企业治理发展必然趋势,所以将儒祖传统治理思想提升为现代企业柔性治理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儒祖传统治理思想提升为现代企业柔性治理的措施
二者的相通之处为儒家治理思想向现代企业柔性治理的提升创造了基础,在此基础上,针对儒家治理思想的不足,提出了以下几个具体措施:
1.目标治理。目标治理就是把经理人的工作由控制下属变成与下属一起设定客观标准和目标,实现“自我控制”,通过让组织的成员亲身参加工作目标的制定,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激励员工努力完成工作目标。
2.权变治理。在现代治理学中,将“通权达变”的治理方法称为“权变治理”。其基本思想是治理的方式和技术要随着企业和组织的内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而随机应变,没有一成不变的、普遍使用的最佳治理理论和方法。“没有尽对最好的东西,一切随条件而定”这句格言就是权变治理的核心思想。
3.企业文化建设。所谓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经营思想、治理模式、团队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个企业区别于其同类企业的基本标志。可见,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客观存在的价值取向或经营理念。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4.工作岗位的设计与调配。与一般员工相比,知识型员工更在意自身价值的实现,并强烈期看得到组织和社会的认可,他们比国内不满足被动的完成一般性事务工作,而是尽力追求完美的结果。因此,他们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把攻克难关看作一种乐趣、一种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现实的工作对这些员工来说往往是单调乏味的,员工对自身的工作产生不满,工作积极性和劳动生产率随之下降。但是没有一种工作本身是乏味的,工作能否吸引人,取决于具体工作岗位是否能充分发挥员工的能力。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往设计它,怎样让它往动起来,怎样进步员工的满足度。
可以以为,每一个民族文化都有它积极的、公道的因素,都是世界文化财富的组成部分。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题目不是肯定某一文化或否定某一文化,而是应该站在一个高处,兼收并蓄,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治理要求出发,博采众家之长,在中西文化相互交融的基础上,来丰富现代治理理论,推进东方治理科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其绪.柔性治理[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1999.
[2]稻香.柔性治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3]冯沪祥.中国传统
哲学与现代治理[M].济南:
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
[4]杨先举.孔子治理学[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邓志辉.浅谈当代治理新趋势:柔性治理[J].经济师,2006,(10A).
[6]吕巧凤.儒家的人本思想及其与现代治理理念的契合[J].理论探讨,2004,(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