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本文从技术层面考察了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我们认为:逐年递增的科目数表明会计报表的相关性在逐渐提高;逐年减少的错误数表明会计报表的可靠性在逐步提高;另外,从1993年开始,会计报表有较强的可比性,但是新法规的颁布和实施,会使可比性有所下降,但随后一年又会上升。总的来看。中国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质量在逐步提高,相应地,公司的透明度也在不断提高。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技术层面;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
一、引言从1990年中国股票市场创立以来,中国股票市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着上市公司数目的迅速增长,截至年底,上市公司总市值达42458亿人民币 ,占2003年亿元的36.38% ,中国股票市场对经济的影响日益显著,已经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股票市场之一。由于股票市场重要性与日俱增,如何保证其正常运作,如何提高其效率,如何促进这个新兴的市场走向成熟也就变得越发重要。
中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一直是监管部门及投资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是,在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中,我们却一直忽略了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就是在不考虑会计内容是否真实的情况下,中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是否能够准确地反映公司的经营状况呢?上市公司是否能够在技术层面上保持会计信息的准确呢?证券市场关于信息披露的规则是否促进了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并有助于提高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呢本文所关心的问题就是:在过去十几年的发展中,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在技术层面上的质量是否在逐步提高,在哪些方面有所提高?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技术层面的质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股票市场的成熟程度。因此。
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增加我们对中国股票市场财务信息披露的认识,有助于客观地评价信息披露准则,有助于掌握中国股票市场信息披露的进程和规律,进而对投资者以及监管机构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二、中国上市公司会计制度演变上市公司的会计制度是财务报告的基础。上市公司会计制度变革,从1990年至今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l991年、1992年一l994年、1995年一l997年、年至今。各阶段的主要特点参见表1的列示:
三、分析框架及数据来源本文依据会计信息质量的三个基本性质,即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从三个方面分析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如前所述,本研究以整个市场为分析主体,考察上市公司总体报告质量的变化情况,不会仔细考察每一份报表的信息质量。因此,我们用一些客观的、便于统计和比较的指标来衡量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从会计制度及披露对报表内容的要求来考察;可靠性用报表中的错误数量来衡量,如表内不平。不符合表间钩稽关系等;可比性则用报表项的调整指调整披露不规范报表的科目)数目来衡量 。我们的研究对象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公司(金融业除外)的年度会计报表,样本期为1990-2002年。我们的数据来自于深圳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中国股票市场研究数据库
中的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库①。科目数取自该数据库的各数据表。由于各年份科目有区别,我们在点数某年份科目数时,以当年非空科目数为准。即只要当年有至少一家上市公司公布此科目数据,就算作当年披露的科目。错误记录数目和调整记录数目取自该数据库的特殊处理说明文件。该文件中记录了在数据整理过程中发现的钩稽不平的数据项。同时,由于财务报表规范性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每个年份都有一些公司的报表项目存在分类错误、无法分类或其它容易引起报表使用者误解或歧义的现象。为了避免这类问题给用户造成不便,该数据库对这部分的报表进行了调整,使数据项更统一,更具可比性。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