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公允价值及其运用(3)
2014-07-01 01:15
导读:2.建立和完善信息系统及有效的交流渠道,充分满足企业风险的需求,保证信息的充分流动。 3.大力整顿企业的风险识别和防范模式,建立健全风险识别
2.建立和完善信息系统及有效的交流渠道,充分满足企业风险的需求,保证信息的充分流动。
3.大力整顿企业的风险识别和防范模式,建立健全风险识别和评估体系,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逐步建立覆盖所有业务风险的监控和评价预警系统,并进行持续监控和定期评估。
(三)加强公允价值的理论研究,规范公允价值的计算方法
1.制定公允价值具体准则及应用指南。FASB已经颁布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准则,IASB于2007年发布征求意见稿,并将于2008年发布终稿,这将对各国公允价值的应用产生重大的影响。我国应研究国际公允价值应用的最新发展动态,借鉴其成熟经验,并在我国国情基础上,抓紧制定相关的公允价值指南。
2.促进评估等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评估业应积极主动配合公允价值发展的技术要求,明确公允价值确定方法等,或适时出台相关的操作指南,以加强对实务界的操作,促进业、业对公允价值评估结果的认可和采纳。借鉴国际评估行业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中评估行业的发展规律,制定和完善资产评估领域的法规,保障资产评估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加快以会计为目的等专业评估准则的建设进程,有效推动评估业与会计业的合作。
(四)加强对会计准则执行情况的监管
1.界定清楚、审计、、税务、会计等监管的职能和作用,合理分工、明确责任,做到各司其职、严加监管。同时,财政部门应会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相关监管部门建立互动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充分发挥合作力量,提高监管的效能。证券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上市公司运用公允价值的监管力度,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对于上市公司利用公允价值操纵盈余的行为,要严加惩处,以保护者的利益。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2.搞好监督机制的建设。深化会计师事务所体制改革,完善执业,制定相应的执业自律准则,大力提高的风险意识、业务水平和职业水准,借鉴国外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经验,建立注册会计师惩戒制度。
3.建立公允价值,国际的审计界已做了大量的研究,公布了一系列研究报告和指南,我国也应当建立一套公允价值的审计具体准则,规范公允价值的确定程序。
(五)更新观念,提高执业人员的素质
1.充分理解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为会计人员的工作提供了指导,但并不提供所有问题的具体解决办法,对某些交易或事项不再规定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只给出会计可选择和判断的标准。在会计实务中对某些交易的确认、计量等需要在多个会计原则中做出选择,会计人员需认真领会相关准则、制度,在准则、制度提供的范围内根据会计精神对经济业务进行判断和处理。
2.提高业务水平。公允价值计量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会计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会计人员应吸收国际先进的会计理念和会计处理方法,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在实践中不断锻炼自己。应加强专业知识
培训,版主会计人员熟悉和掌握新的会计处理方法和持续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培训的内容不仅包括各类知识培训,还应当包括信息技术的应用等,培训的目的是提高会计人员对交易和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进行复杂判断和处理的能力,减少对公允价值的判断偏差。
3.提高职业道德素质。会计人员对不确定的经济业务进行职业判断时,始终面临着可靠性与相关性、稳定性与适用性、利益驱动和公允公正等观念和立场的矛盾与权衡选择。新准则的灵活性一方面给予企业自主权;另一方面给企业提供可乘之机,以职业判断为借口操纵利润。因此,会计人员要有高度的原则性和敬业精神,恪守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做到真实、不偏不倚,使其判断产生的各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更加真实可靠。
六、结语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公允价值在计量出现问题的情况下慢慢发展起来,以其自身的优点正逐渐成为会计计量中的新宠。在我国由于市场开放度、完善度等原因,不能完全和国际接轨而大量运用公允价值,但我们正适度、谨慎和有条件地进行公允价值的引入。同时,我们在公允价值的运用上还面临一些问题,但随着市场体系的完善和会计制度的发展,公允价值方面的国际趋同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于永生.IASB公允价值研究近期动态及启示[J].财务与会计,2007,(2).
[2]王乐锦.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意义与特征[J].,2006,(5).
[3]路晓燕.公允价值会计的国际应用[J].会计研究,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