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管理会计变迁:一个研究综述(2)

2015-06-16 01:07
导读:随着管理会计变迁得到西方学者的认识,人们也就探究管理会计变迁的过程及原因的理论解析。笔者认为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经济学理论解释;另一类为 历

  
  随着管理会计变迁得到西方学者的认识,人们也就探究管理会计变迁的过程及原因的理论解析。笔者认为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经济学理论解释;另一类为历史学派理论的解析。
  (一) 社会经济学理论解释
  社会经济学理论解释,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为因素解析,另一方面为模型解析。
  1. 因素解析
  因素解析即主要从管理会计发生变化的因素上进行解析。一般诊断有企业外部因素和企业内部因素。管理会计变迁的外部因素主要有:(1)市场全球化;(2)剧烈的竞争;(3)科学技术的重大发展(包括计算机技术的发展);(4)生产方法的改变。管理会计变迁的企业内部因素有:企业的组织因素和企业的生产因素。企业的组织因素有:(1)企业规模的下降;(2)企业资源外部化;(3)企业层次扁平化;
  (4)团队建设。(Allot,2000 )企业的生产因素也有多种说法:(1)企业生产的自动化。(Carolyn R·Stokes and Charles Doryland,1989);
  (2)企业生产的精益(Lean production ),(Par Ahlstrom and Christer Karlsson,1966);(3)企业大规模定制的生产。
  有的研究学者把影响管理会计变迁的因素分为(InnesMitchell,1990):基本因素(Facilitator ),激励因素(motivator),促进因素(Catalyst)。基本因素是指有助于管理会计变化的条件,它是必需的,但不充分以致产生管理会计变化。激励因素是指以某种形式影响管理会计变化的因素。促进因素是指那些影响管理会计变化的发生时间直接相关的因素。
  这些因素能够解释企业管理会计变迁的一些原因,但是,由于这些因素之间没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没能系统解释企业管理会计变迁的原因,把握住企业管理会计变迁的本质。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2. 模型解析
  当前模型解析方法主要有四个(Carolyn R· Stokes and Charles Doryland,1989),具体如下:
  (1)管理会计变迁的层次模型
  该模型将管理会计变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为提高效率而计算机化。在这一层次,企业通过计算机而实现数据的自动化输入和输出。如在线现金使用;信息自动流动到会计记账和报告等等。第二层次是传统成本管理的提升。随着生产的变化,成本从强调人工成本、材料成本向期间成本转换,成本管理也应相应提高。如建立质量成本来做到满意质量控制,标准成本的纠正,成本中心的重新设定等。第三层次是成本创新。为了提升包括整个产品周期成本、损失成本、质量成本等各种决策相关的信息,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进行成本创新。例如生产成本必须追踪到整个生产周期;由于企业生产自动化而导致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的变化。

  管理会计变迁的层次模型指出了管理会计工作变化过程及层次范围中所涉及到的影响管理会计变迁的原因,但没有说明影响管理会计的所有原因。
  (2)管理会计变迁制度框架的模型
  管理会计变迁的制度框架是John Burns and Robert W. Scapens( 2000)提出的。他们认为传统研究以新制度经济学和新制度社会学为代理理论或交易经济学理论基础,以个位研究和主流经济学的形容方法 ⑤ 。虽然能够为管理会计变迁提出新的技术,但是不能解释这些技术在组织中如何应用,或者不能得到应用的根源,也就是说,它们不能解析管理会计变迁的进程,也不能预测管理会计变迁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困难。John Burns 和Robert Scapens(2000)以旧新度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以整体方法论为方法,提出基于行动和制度之间互动的制度框架的管理会计变迁模型。管理会计是一个制度,制度改变行为,但制度本身也是组织成员行为的结果。制度的发展过程要经过这些过程:a. 编译过程(encoding);b. 产生行动(enacting);c. 复制过程(reproduction),d. 制度化过程(institutionalisation)。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管理会计变迁制度框架模型从制度经济学角度说明了管理会计经历发展过程(编译过程、产生行动、复制过程、制度化过程)中管理会计变迁的制度原因,但没有说明管理会计变迁的知识动因。因此,管理会计变迁制度框架模型在解释管理会计变迁原因上有片面性。
  (3)分析管理会计创新模型
  Trond and Olov Olson(1999) 在“Unbundling management accounting innovations”对管理会计创新提出了一个分析因素的一般框架。他们认为管理会计可看作是一系列定义体系、范围和生命周期的设计特征的集合。管理会计创新一般框架主要由两个层面组成:范围层面和系统层面。范围层面又主要包括3个子层面:①可描述性对象;②因果变动因素;③期间。而系统层面主要有两个层面:①系统数量和系统生命期间;②使用者方面。如图1传统管理会计侧重于范围层面,主要关心核算什么和核算的会计期间及成本项目,成本对象及分配等。而现代管理会计则应该在更广泛的层面(范围层面和系统层面)进行核算和使用。
  分析管理会计创新模型指出传统管理会计向现代管理会计变迁要考虑的因素:可描述性对象、因果变动因素、期间、系统数量和系统生命期间、使用者方面。但是,分析管理会计创新模型没有说明这些因素的内在关系,也没有系统说明影响管理会计变迁的系统原因。
  (4)管理会计变迁的数学模型

上一篇:完善企业存货管理的几个重要措施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