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3、企业管理环境发生了变化
企业生产环境和企业市场环境的变化促进了企业管理环境的变化,企业经营者根据企业实际创立了大量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主要是适时制(Just In Time System,JIT)、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战略管理(Strategic Management)、基准管理(Benchmarking management)、持续改进(Continuous Improvement)、限制理论(Theoty of Congtraints,TOC)、目标管理(Objective Management)等理论和方法。
对于企业而言面对企业管理环境的革新,传统的成本会计正在向现代成本会计转变,主要表现在成本会计管理理念的变化,这样现代成本会计便顺应时代要求而产生了。
(三)现代成本会计的任务
1、进行成本测算,编制成本计划,为企业进行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提供基本的依据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要想取得实效,必须制定科学的、有效的管理目标。在成本管理问题上,现代成本会计强调财务部门应发挥其主导作用,与其它职能部门一道,在认真分析过去的基础上,利用历史成本、市场调查情况及其它方面的有关资料,采用科学的方法来预测成本水平,拟定各种成本降低方案,供企业决策层在比较分析之后,作出决策。再根据目标成本或成本预测资料,编制成本计划、成本费用的控制标准以及降低成本费用的主要措施。为将成本实行计划管理,建立成本管理的责任制,打下经济核算和控制费用的基础,达到节约成本开支,降低成本费用的目的。
2、对企业发生的各种费用、成本进行审核和控制,防止和避免各种浪费和损失
规范的、严格意义上的成本控制,是指运用以现代成本会计为主的各种方法,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成本和费用,以实际成本与成本限额比较,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以提高工作效率,努力控制各种消耗在限额之内。
3、分析、考核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挖掘潜力,最大限度降低成本费用
在成本预测、计划执行过程中,对成本进行控制还是没有进行控制,将通过成本分析考核来完成,以达到肯定成绩、找出差距、鼓励先进、鞭策落后的目的。在现实工作中,由于成本综合性很强,其计划完成情况受诸多因素影响,因此,必须全面客观地对待。通过成本分析,揭示影响成本升降的各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认真分析成本脱离计划的差异,以便正确评价企业及企业各部门有关单位在成本管理中的成绩,揭示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成本管理的改善。
二、现代成本会计与传统成本会计的对比及评价
具体而言现代成本会计是在物价变动的情况下,反映和消除通货膨胀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影响,以资产的现行成本作为计量属性,对会计对象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程序和方法。它被公认为是一种比较完善的物价变动会计。现代成本会计是传统历史成本会计在物价变动情况下的自然延伸和客观发展。但相对于传统成本会计而言,它们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和计量模式。
(一)理论基础不同
1、会计目标
传统成本会计在会计目标上采用的是“经营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具体而言,①“经营责任观”认为,财务会计的根本目标是以恰当的方式有效地反映受托经管责任及其履行情况。这时,会计活动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从自身的立场出发,为解除自身的经济责任而行使的一种义务,因而会计主体处在主动报告的地位。它所侧重的是会计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作用。着眼于两权分离的结果——委托代理关系。该观点认为,由于以历史成本计量的结果可以客观公正地反映作为受托者的经营管理者的经营责任履行情况,故应采用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②“决策有用观”认为,财务会计的根本目标是向各个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他们进行经济决策的数量化的财务信息,即提供信息的目的在于对决策有用,显然这时的会计活动是基于以投资人为主体的外部信息使用人的立场,对会计主体提出要求,因而会计主体是被动的。它所侧重的是资本市场对企业会计目标的影晌,着眼于两权分离的形成条件和实现空间——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