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2、通过计算各项资产的成本变动情况,确定有关持产损益
资产的持产损益是因为市场价格的变动而形成的资产现行成本和其历史成本之间的差异。现行成本大于历史成本则为持有收益;反之为持有损失.在物价持续上涨时,通常表现为持有收益。在现代成本会计中,由于资产是按其现行成本计价,因而无论是未实现持产损益还是己实现持产收益,均需得到及时的确认,并依据不同的资本保全观,或作为所有者权益的调整项目列于资产负债表中,或作为收益的调整项目列于收益表中。
3、编制现行成本会计报表
在会计期末,根据有关的现行成本资料,按照现行成本会计模式的基本原理,调整历史成本会计下财务报表中的数据,重新编制以现行成本为计量基础的会计报表。
(二)现代成本会计的会计方法
现代成本会计是以现行成本为计量属性,名义货币为计量单位的会计模式,由于它在计价基准和基本结构上与一般购买力会计有根本性的不同,因而被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物价变动会计。在日常的会计处理中,也就有其自身独特的会计方法。
1、设置现代成本会计制度下的帐户体系。
现行成本的计量属性要求反映各项资产的现行成本和损益的现行成本调整额,因此现代成本会计要求比历史成本会计多设相应的专门调整帐户加以反映。加设“已实现持产损益”和“未实现持产收益”帐户,反映物价变动时企业持有资产的现行成本变动额及其实现情况;在权益类项目下加设“资本保持准备”帐户,作为资本的调整项目。
2、各项资产现行成本的帐务处理方法。
在资产被销售时,需按其现行成本来计列销售成本;在被耗用时,则以己消耗部分的现行成本抵减相应的资产帐户,并将各项资产帐户的余额按期末的现行成本进行调整,以反映其真实的价值水平。
3、持产损益的帐务处理方法
在现代成本会计中针对持产损益的会计处理,通常有两种方法。其一,是将持产损益作为资本的调整项目列入资产负债表;其二,是将其作为当期收益的调整项目列入损益表。 具体而言,第一种方法是遵循的实物资本保全观,而第二种方法遵循了财务资本保全观。
结论
现代成本会计是顺应经济发展,企业生产环境、市场环境、管理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它是传统成本会计的发展,它具有不同的理论基础和计量模式。有其独特的会计程序和会计方法。其中,持产损益的核算是其核心和关键。在会计处理中必须强调以现行成本为基础进行。
参考文献
1李春宏,赵兵兵.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及对策.统计与咨询.2004,(4).
2刘德平. 成本会计的发展变化及应对策略.经济师.2003,(10).
3李连军. 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财会月刊.2001,(6)
4施卫明.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与对策之我见.会计之友.2003,(4).
5仇俊林.成本会计论略. 株洲工学院学报.2002,(3).
6陈玉波.利用现代成本会计搞好成本管理. 新疆农垦经济.2001,(3).
7廖达宏.谈现代成本会计.福建税务.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