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会计主体

2015-08-08 01:30
导读:会计论文毕业论文,试论会计主体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试论会计主体
试论会计主体 摘要:基于哲学认识论的观念,企业不是真正的会计主体;会计主体应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与技能,直接对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价值运动进行反映和控制的“会计人”。“会计人”在会计活动过程中与其他主体之间体现的是一种平等的主体间性的关系。
关键词: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性;主体间性;企业

一、引言
西方哲学自十七世纪的笛卡儿开始就鲜明地把人的主体性问题提了出来,后经康德推进,黑格尔发展,到胡塞尔盛极而衰,转向主体间性的研究。相比较而言,会计的主体性问题就显得姗姗来迟了。长久以来,会计以及会计研究在学术领域没有地位,诚如1924年美国会计师协会的年会演讲中,Henry Rand Hatfield教授对会计职业的地位所作的既讽刺而又耐人寻味的评价“但是,可悲的会计学只是一门伪科学。……它的研究成果既不能在沙龙发表,也不能在国立院校发表;无论是现实主义者、理想主义者或者是现象论者,都认为会计学无法讨论,人道主义者将我们视为玩弄美元和分币的下贱人,而不是一个孜孜追求那些难以捉摸的事物之魂的人。科学家和技术工作者轻视我们,认为我们只有记录的能力,而没有执行行为的能力。”伴随世界经济的发展,会计的学术地位和职业地位不断提高,会计人的主体意识也逐渐开始觉醒。然而,人们在谈论会计主体性的时候,却对这一问题认识不清,意见不一。会计主体性问题看似简单,其实里面蕴藏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它不仅涉及到会计主体的所指,而且涉及到人们对会计主体性的认识以及相关的会计主体间性的内涵等一系列问题。从笔者搜集到的国内外有关资料看,对“谁是会计主体”这一问题,大致有四种提法:一是会计主体是能动的认识和改造会计客体的“会计人”,二是单独进行核算的经济实体(企业),三是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单位,四是指具有独立资金和经营业务,单独进行核算的单位。我国现行的各种版本会计学书籍和辞典中“会计主体”大部分持后三种观点,将企业作为会计主体,有的也称为会计实体或会计个体。很明显,人们对会计主体的界定和认识是不一样的。会计作为一门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以其自身用语的严密性和规范性而著称,对于“会计主体”这一概念的科学求证和认知,将有助于推动我国会计学科的健康发展和会计事业的繁荣。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二、会计主体的哲学思考
在哲学认识论中,主体是表示人与外部世界活动关系的观念,是指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这里所说的人,不是抽象的自然人,而是指以社会联系存在的社会人。其属性及主要特征:1、能动性: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创造性的,并能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客观世界进行变革的发动者和承担者。2、社会性:主体在对客体进行变革时,与社会结成了广泛的联系(社会关系),因而吸取了社会所赋予的品格和力量。3、实践性:只有进入实践活动的事物,方能构成主、客体关系,否则,主、客体只是各自孤立的,互不相干的个别事物。主体与主体性密不可分,“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的规定性,而不是主体作为人的规定性。主体作为人的规定性称之为人性,而人作为主体的规定性是主体性。主体性最根本的内容是人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简言之是人所特有的主观能动性”(陈先达,1991)。这段话一方面讲了人与主体的关系,另一方面涉及到了主体性最根本的内涵。首先,主体是人,但并非所有的人都是主体,也就是说,主体与人不能划等号,只有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的人才有可能成为实践、认知和审美主体。主体最本质的特性是它的社会性和实践性;其次,我们再来分析主体性的内涵。陈先达认为,主体性最根本的内容是作为主体的人所表现出来的最突出、最集中的品质。但他忽略了主体性还有受动性的一面。主体性说到底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统一,也就是说,主体性只有在与客体的对象性关系中才能表现出来。
上一篇:我国财务会计目标定位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