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非人为原因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
2016-01-20 01:22
导读:会计论文毕业论文,由非人为原因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信息失真是通过会计工作表现出来的,但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
信息失真是通过会计工作表现出来的,但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却是多种多样的,既有人为的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由会计环境、会计制度、会计法规选择等客观原因也可能产生会计信息失真的。本文拟从客观原因进手,探讨会计信息失真题目,并提出相应建议。
我国《会计准则》第10条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表述是:“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可见,真实性就是如实反映,不得掩饰。当会计没有达到这个目标的时候,就出现了会计信息失真题目。也就是说,真实性的标准是:“如实反映”。不管会计规范如何,只要会计信息没有如实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即使会计处理符合会计制度的要求,这类会计信息也是失真的。显然,将会计定位在完全反映经济真实,对会计及会计职责而言都是要求过高。会计受制于其存在的客观环境,且会计的基本条件如货币计量、会计分期以及权责发生制、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决定了会计在相当程度上必须依靠估计和判定,由于作为会计对象的很多经济现象往往具有不确定性或在数目上难以明确区分,如: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用度的摊销、各类资产减值预备金的计提等,只能借助估计或上以为公道的分配标准进行处理,所以,很多会计信息处理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近似的,不是尽对真实的,更不是精确的。因而假如要求完全反映经济真实是无法达到的,也是不切实际的。应该说真实是相对的,尽对真实是没有的。
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客观原因回纳起来有:
一、会计制度缺乏同一性,会计信息不可比
我国过往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的企业执行不同的会计制度。1993年7月1日后一般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分别执行分行业的会计制度和《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2000年12月29日财政部以财会[2000]25号发布了《企业会计制度》,并规定从2001年1月1日起暂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执行。也就是说,现在股份有限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其他企业仍执行1993年7月1日起开始执行的分行业的会计制度。不同的会计制度,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不同,如:《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除货币资产以外的所有资产(包括存货、应收账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在建工程等)都应提取减值预备,而分行业的会计制度除应收账款提取坏账预备外,其余都不提取;《企业会计制度》将企业开办费、前期科研开发费一次计进当期损益,而分行业的会计制度却不是这样。由此造成股份有限公司与一般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可比。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正是由于股份有限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因此不少上市公司在2001年中报和年报中声称受《企业会计制度》的产生亏损。可以说,清华紫光是受《企业会计制度》冲击最大的公司之一。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前期科研开发费不能资本化,也不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逐渐摊销,只能在发生当期全部摊完;开办费先在“长期待摊用度”中回集,待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当月起一次计进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这一规定突出了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却有悖于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这对于科研投进较大的高企业、IT企业影响较大。清华紫光正是由于深受《企业会计制度》的冲击,造成账面难堪,2001年每股收益-0.115元,作为上市公司中“蓝筹”象征的清华紫光的忽然“变脸”,使投资者措手不及,股价从38 ~ 39元/股跌至18 ~ 19元/股。事实上,作为高科技企业的清华紫光在2000年上半年不论是本部还是下属子公司都处于投资高峰期,再加上大多数子公司都是2000年刚刚成立,还需要经过一个的、实践、试产、改进、稳定和成熟的过程,一次性将开办费和科研费计进当期损益,亏损是不难理解的。试设想一下,清华紫光若不是上市公司,仍执行原分行业的《企业会计制度》,也许每股收益不是负数而是正数。那么同样的企业因执行不同的会计制度,其结果大不一样,其信息是不可比的,作甚如实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