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计量(5)
2016-03-06 01:02
导读:我国财政部发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2号——公允价值计量和表露的审计》,要求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确定公允价值计量和表露的相关程序
我国财政部发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2号——公允价值计量和表露的审计》,要求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确定公允价值计量和表露的相关程序及控制活动进行了解、识别,评估与公允价值计量和表露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以公道保证公允价值计量和表露的信息不存在重大的错报和漏报。审计职员应当以审计准则的要求为标准,严格执行相关的审计程序。
【主要参考文献】
[1] 黄世忠.公允价值会计:面向21世纪的计量模式[J].会计研究,1997,(12).
[2] 常勋.公允价值计量研究[J].财会月刊,2004,(1).
[3] 黄学敏.公允价值:理论内涵与准则运用[J].会计研究,2004,(6).
[4] 葛家澍,徐跃.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市场价格、历史本钱、现行本钱与公允价值[J].会计研究,2006,(9).
[5] 杨敏. 公允价值应用:过往、现在与未来[J].国际商务财会,2007,(6).
[6] 彭南汀,王习武.论金融危机下的公允价值会计[J]. 金融会计,2008,(12) .
[7] 徐蕴颉. 次贷危机与公允价值计量[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