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财务会计改革(2)
2016-05-06 01:02
导读:(三)借进款项分类的题目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设借进款项科目来核算高校各种借款。高校扩招和后勤社会化改革给高校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
(三)借进款项分类的题目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设借进款项科目来核算高校各种借款。高校扩招和后勤社会化改革给高校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由此向其他机构借进的资金因其用途不同,有是非期借款之分,而全都放在借进款项科目核算,过于笼统,不符合明晰性原则。长期债务和短期债务在报表中合并列报既不利于高校治理者分析债务风险,也不利于金融机构评价高校的财务状况。
建议将“借进款”科目做进一步划分,根据到期日分为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这样不仅有利于金融机构防范风险,而且有利于治理当局公道安排支出及时还款。 (四)财务账与基建账分离的题目
基建账游离于财务账之外,上级主管部分和国家相关职能部分不能完整、正确地把握高校财务信息。不管通过哪种形式转到基建账上的资金,最后都会形成一部分实物资产,一部分用度,也可能还留有一部分货币资金。不经过专门的工作和一定时间,这些基建账上的内容都无法和财务账上的内容同一,所以不论是教育主管部分,还是财政部分、审计部分都需要对某个或部分高校了解情况,追踪资金绩效,或检查监视执行情况、加强治理等;反之则无法及时得到其完整真实的资产、财务信息。
建议将基建账并进财务账,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的科目设计下增设资产类一级科目“在建工程”、收进类一级科目“基建投资拨款”。“在建工程”科目下设若干明细科目,回集应计进基建工程本钱的用度,这部分用度实质是形成资产。在公务费科目中回集不应计进基建工程本钱的用度。“基建投资拨款”科目回集国家投进的基建款项。同时,取消基建报表,在财务报表中增设基本建设科目。
(五)事业收支采用收付实现制的题目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高校事业收支全部采用收付实现制,且高校存在教学年度与会计年度划分不一致的实际情况,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每年玄月是学费收进最集中的阶段,由于各种原因,有些学生的学费拖欠到第二年,这部分欠交的学费未在当年确以为应收债权,虚减了资产。而应收账款或其他应收款不计提减值预备,又导致资产虚增。再如,有些基建项目已建成投进使用若干年,由于未办理竣工决算手续而无法转为固定资产,长期挂在往来账上,使高校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明显不实。
建议对财政拨款的收支实行收付实现制,财政拨款以外的收支实行责权发生制。比如:在“应收账款”下设“应收学费”二级科目,其余额表示欠收或多收的学费;“事业收进”下设“学费收进——待收学费”、“学费收进——待缴财政”、“学费收进——财政返拨”三个明细科目,可以清楚地核算“确认应收金额——收到学费——上缴财政专户——财政返拨”的全过程,既能解决教学分期与会计分期错位的题目,还能随时把握作为高校重要收进来源的学费收进的动态情况,有利于治理层公道运用资金。此外,要对应收款项计提坏账预备,体现谨慎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