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视角:会计案例的学习方法(2)
2016-06-24 01:02
导读:分析题目产生的原因有助于题目的解决。可以从内部、外部,组织、职员、制度、文化、战略、技术等方面,分析题目产生的原因,并努力确定根本原因是什么
分析题目产生的原因有助于题目的解决。可以从内部、外部,组织、职员、制度、文化、战略、技术等方面,分析题目产生的原因,并努力确定根本原因是什么。
(三)解决题目
解决题目是针对产生题目的原因制订可行的方案来消除或缓解题目。应基于对案例题目的理解和原因的分析,提出解决题目的方案,并说明为什么应该这样处理,而不是那样。
会计案例解决题目需要采用各种科学方法。张丽华(2000)提出治理案例的三种分析方法值得鉴戒:一是系统法。把所分析的组织看成是一个处于不断地各种投进因素转化成产出因素过程中的一个系统,了解该系统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有关行动和更清楚地看出题目。二是行为法。主要着眼于组织中各种职员的行为与人际关系。三是决策法。不仅仅限于采用“决策树”或“决策论”等方法,还包括使用任何一种规范化、程式化的模型或工具,来评价并选择各种备选方案。
还可以基于题目解决理论,研究会计案例题目的分类和解决过程。按组织程度分,会计案例题目可以分为结构良好题目和结构不良题目。结构良好会计案例题目的解决过程可分为分析题目、解决题目和评价答案三个阶段。结构不良会计案例题目的解决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发现题目、分析题目、设计不同的解决方案、选择最优的解决方案、撰写会计案例报告。
二、班组讨论的方法
班组讨论是案例学习的重要环节。哈佛工商学院曾经把案例教学定义为:一种教师与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工商治理案例或疑难题目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讨论是个人分析的口头表达,是交流观点、碰撞思想、反馈信息、修正方案的平台,有集思广益的作用。学生要遵守规则,热情参与,展现自我,贡献聪明。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一)说
“说”是会计案例讨论的首要题目,主要是思考“说什么”和“怎样说”,以逻辑严密、条理清楚的语言把观点表达出来。
“说什么”是发言内容。简单地回答,个人分析阶段怎么分析的讨论时就怎么说。但受发言时间限制,有时候不可能全部都说,说的角度主要有五个:1.综合型分析。对案例中所有关键题目都进行深进分析,列举有力的定性与定量论据,提出重要的解决方案和建议。2.专题型分析。只着重分析某一个或数个专门的题目。相对其他同学分析得更深刻、细致、透彻,提出独到的创见。3.先锋型分析。首先进行分析,以带动集体讨论的进行。常有引方向、搭架子、展摊子的作用。4.游击型分析。预备不充分,作简单明了、蜻蜓点水式的分析。5.信息型分析。提供从案例本身之外其他来源获得的有关信息,对某一特定题目进行深进分析。
“怎样说”是说话技巧题目。留意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区别,多用双音节词和短句子,尽量形象生动,使人听得清楚明白。开口之前,打腹稿,理一理讲话思路或在小卡片上列发言提纲,有利于增加说话的条理性。发言要论点鲜明,言简意赅。恰当使用礼节、语气、褒贬、手势。陈述自己观点要摆事实,讲道理。遭到别人反驳时,要保持冷静,不怒形于色。对别人的观点,宜用探讨的语气交流观点,一般不全面否定别人的观点。后续发言可以是对自己第一次发言的补充和修正,也可对他人的某一方案提出不同见解,更可在比较大家提出各种方案的基础上,提出最可行的行动方案。不自命清高,装腔作势;不口若悬河,夸夸其谈;不哗众取宠,喋喋不休,在言行举止中体现出应有的学识、风度和教养。 (二)听
会说的不如会听的。倾听是会计案例讨论的基本功,是最好的恭维,听要求做到“三心”:专心、热心、耐心。专心: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观点意图,对所倾听的内容进行心智加工,分析判定,不东张西看,不做下意识的小动作。热心:别人发言时,用目光注视对方,应和、点头、微笑、鼓掌,对发言表现出感爱好。耐心:尊重别人,留意礼节,认真听完,不打断,不因观点不同而不屑一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