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关于债务重组新准则的探讨
2016-10-11 01:00
导读:会计论文毕业论文,论关于债务重组新准则的探讨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论文关键词] 债务重组 会计准则 比较 [论文摘要
[论文关键词] 债务重组 会计准则 比较
[论文摘要] 债务重组是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运行中经常碰到的题目,正确地处理该类题目对确认企业会计要素十分重要。文章对新债务重组会计准则进行了分析,并就新旧准则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和研究。 贸易信用是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运行中为加快商品周转而经常运用的手段,它一方面为购销双方主体解决了资金瓶颈题目,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大量的债务纠纷。债务人到期无法按既定条件偿还债务不仅会给债权人带来损失,而且也会给自己的贸易信誉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债权债务双方可以选择一种较为经济的解决债务纠纷的方法,即债务重组。
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为规范债务重组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表露,财政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于1998年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并于2001年进行了修订;2006年2月财政部在制定新的准则体系中,对该准则再次进行了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12号——债务重组》(下称新准则)。本文针对新准则的主要内容及其与旧准则的差异进行了分析。 一、新准则的主要内容
新准则由总则、债务人的会计处理、债权人的会计处理和表露共四章组成。主要内容如下:
1.债务重组的方式
债务重组的方式主要包括:(1)以资产清偿债务;(2)将债务转为资本;(3)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如减少债务本金、降低利率、免往应付未付的利息、延长偿还期限等(不包括上述1、2两种方式);(4)以上三种方式的组合(指采用以上三种方式共同清偿债务的债务重组形式)。
2.债务人的会计处理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1)以现金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支付现金之间的差额,计进当期损益。
(2)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进当期损益。
(3)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进当期损益。
(4)将债务转为资本的,债务人应当将债权人因放弃债权而享有股份的面值总额确以为股本(或者实收资本),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与股本(或者实收资本)之间的差额确以为资本公积。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之间的差额,计进当期损益。
(5)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债务人应当将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债务的公允价值作为重组后债务的进账价值。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重组后债务的进账价值之间的差额,计进当期损益。
(6)债务重组以现金清偿债务、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等方式的组合进行的,债务人应当依次以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债权人享有股份的公允价值冲减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再按照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规定进行处理。
3.债权人的会计处理。
(1)以现金清偿债务的,债权人应当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收到的现金之间的差额,计进当期损益。债权人已对债权计提减值预备的,应当先将该差额冲减减值预备,减值预备不足以冲减的部分,计进当期损益。
(2)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权人应当对受让的非现金资产按其公允价值进账,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受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以为债务重组损失计进营业外支出。重组债权已经计提了减值预备的,应当先将上述差额冲减减值预备,以冲减后的余额,计进营业外支出。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3)债务转为资本方式的,债权人应当将享有股份的公允价值确以为对债务人的投资,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股份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以为债务重组损失计进营业外支出。重组债权已经计提了减值预备的,应当先将上述差额冲减减值预备,以冲减后的余额,计进营业外支出。
(4)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债权人应当将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的债权的公允价值作为重组后债权的账面价值,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重组后债权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以为债务重组损失计进营业外支出。重组债权已经计提了减值预备的,应当先将上述差额冲减减值预备,以冲减后的余额,计进营业外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