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会计信息正当性失真的相关题目探讨(2)
2016-10-19 01:02
导读:5、会计计量题目制约会计信息的质量。首先是计量单位题目。会计基本假设之一是货币计量假设,但货币计量本身具有局限性。一是以币值稳定为条件条
5、会计计量题目制约会计信息的质量。首先是计量单位题目。会计基本假设之一是货币计量假设,但货币计量本身具有局限性。一是以币值稳定为条件条件,假如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会计所描述的财务成果和经营业绩就会受到扭曲,不能反映企业真实情况,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二是财务报告中很多数据都是通过合计、汇总而来,是若干交易或事项的金额汇总、抵消所形成的,不可避免地掩盖了某些矛盾与题目。三是当前有不少尚难以用货币计量,但却对决策有用的信息被排除在财务报告之外,如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其次是计量属性题目。目前最基本和常用的是历史本钱计价法,而使用者的决策总是希看通过财务报告获得更多面向未来的信息,以历史本钱为计量基础的传统财务报告信息己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决策对信息的相关性的要求。
(三)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不完善
1、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在科学性方面存在不足。会计准则的制定是各方利益相互博弈的结果,是一种不完全的合约,具有不完全性。在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各利益相关方为了获取自己的利益,都希看准则对自己有利。一项准则的制定,由于在制定机构中看法差异而使会计准则出现一定的偏向,往往使一部分人受益,而另一部分人受损。而且准则的起草研究报告未得到充分的公然,征求意见稿也没有表露必要的相关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便于公众有效地参与会计准则的制定和讨论过程,利益相关者也极少参与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职员组成不够广泛,会计准则就可能出现偏向性。 2、会计准则与制度本身具有不确定性。首先,对同类交易答应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并答应自发性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其次,会计准则在答应自发性会计政策变更的同时,规定对其影响采用追溯调整法,并将累积影响数从最早期间的保存收益期初数中调整。再次,会计准则对会计估计变更要求采用未来适用法,并要求在难以分清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变更时,应按会计估计处理,这就给公司企业混淆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变更,以调节盈亏造成可乘之机。最后,会计准则定义或释义可能出现不正确性。若一项会计准则的涵义可能有多种理解,甚至有歧义,就必然会产生实务操纵的不确定性。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二、正当性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途径
(一)从会计环境影响的角度来考虑
首先,应该建立一个有力的内部控制环境。其中,企业的治理部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假如治理部分不愿意设立适当的控制或不能遵守建立起来的控制,那么控制环境将会受到极为不利的影响。其次,建立良好的人事政策和实务。这样能确保执行企业政策和程序的职员具有胜任能力和正直品行。再次,搞好企业综合治理。可以通过协助治理部分监管其他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还能为改进内部控制制度提供建设性意见。最后,强化内部审计也很必要。内部审计的有效性与其权限、职员资格及报告层次紧密相关。内部审计职员必须独立于企业内部其他各机构,其审计报告才会有效并获得企业其他部分的认可。
(二)从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角度来考虑
1、夸大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目前在一些经济和会计都比较发达的国家中,“决策有用派”逐渐占上风,如当前美国会计界就倾向于优先考虑相关性。只有把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看作是财务会计的本质属性,是会计信息的灵魂,才能进一步进步会计信息的质量,减少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可能性。会计信息总是只能满足大多数使用者的一般的决策的需要,而不可能满足每个使用者具体的决策需要。夸大相关性不能牺牲可靠性,不可靠的信息只能误导使用者。目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比较严重,我们更应夸大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2、改进权责发生制。可以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相结合,在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同时,编制短期现金流量报告和专项现金流量报告。编制短期现金流量报告可以促使企业重视现金活动效益、资金的使用效果和活动性,有助于企业减少活动资金的大幅度沉淀,改善活动资金结构避免支付困难。专项现金流量报告是针对某一具体项目实时地编制的现金流量猜测报告,它的编制有助于企业科学考核投资项目所带来的真实效益,进行正确决策,确认收进时对某些项目采用收付实现制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