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治理视角下的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研究(3)
2016-10-20 01:04
导读:3.3 风险监控系统 一个企业的风险监控系统应由循序递进的四道防线构成。第一道防线为一线岗位监视治理防线。由各项业务工作职员自查自纠。第二道防
3.3 风险监控系统
一个企业的风险监控系统应由循序递进的四道防线构成。第一道防线为一线岗位监视治理防线。由各项业务工作职员自查自纠。第二道防线为专业监视治理防线。第三道防线是事后监视治理防线。第四道防线是稽核系统的监管防线。
民营企业要完善企业风险防范与治理的措施。首先企业应设立独立的风险治理部分。风险治理部分的业务活动主要有:制定风险治理政策、分析风险治理限额、评估新产品的风险、提供风险教育、与治理机构交涉等。具体来说,风险治理部分的负责人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风险治理部分应对公司所涉及的信贷风险、市场风险、活动性风险、运作风险和法律风险认真分析、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风险治理部分要确定每一项业务的风险控制标准,这种标准要能够反映该项业务的风险程度-并以此确定治理者可以承受的风险水平。风险治理部分应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重新计算、调整各业务盈亏情况,并与会计记录核对。具体而言,企业应做到:
(1)要强化风险意识。企业内所有岗位特别是直接业务岗位,随时都可能发生风险。应经常开展风险教育,让风险因索和风险环节深进人心,消除风险盲点。
(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制度建设要覆盖所有风险因素和风险环节,消除制度盲区。
(3)强化决策的科学性,进步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4)适时调整资产结构,加强资产活动性治理。降低交易用度,加强本钱控制。加快公司自身积累,增强公司实力,逐步形成规模效益。
(5)加强研究,采取措施,对风险因素和风险环节要加强研究,利用先进技术和科学方法对风险加以化解和防范。
总之,把握全面风险治理的知识与技能,建立完善的民营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是当代民营企业成功必备的。民营企业若有健全的风险治理体制就可以帮助治理者将风险控制在既定的可接受的程度内,使企业健康持续发展。避免出现着名民营企业昙花一现的怪现象。为此,在变幻摸测的市场竞争中,民营企业应该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加强风险治理,及时防范企业运营中的各类风险隐患,以实现企业目标,进步我国民营企业的竞争力,发展国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