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系统舞弊的防范与控制
2016-12-03 01:05
导读:会计论文毕业论文,会计电算化系统舞弊的防范与控制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在建立了电算化系统后,由于机的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提
在建立了电算化系统后,由于机的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提供信息全面,因而大大进步了会计工作的质量,改变了会计工作的面貌,会计核算和会计治理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随着会计电算化的飞速,利用电算化系统的弱点进行的贪污、舞弊等违法犯罪活动也有所增加,给企业和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由于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特殊性,建立一整套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舞弊的防范措施和控制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会计电算化舞弊的手法与特征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舞弊是指某些职员为了达到个人目的,利用业务便利或者不按操纵规程或未经答应上机操纵,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破坏、恶意修改、偷窃和人工偷窃等故意行为。舞弊者手法多种多样,具体概括为以下几类:
1.非法改动业务数据。这是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手法。该手法在业务数据输进计算机之前或输进过程中,通过虚构、修改、删除等手段来达到个人目的。
2.非法改动软件程序或文件。是指舞弊者为了达到个人的某种目的,对财务软件程序进行非法改动。或者通过维护程序来修改或直接通过计算机终端修改文件中的数据。
3.非法改动或窃取输出结果。此类舞弊的方式主要有非法修改、销毁输出报表、将输出报表送给公司竞争对手或利用终端窃取机密信息等。
4.其他非法操纵。如冒名顶替、盗取密码或磁卡非待进进、仿造或模拟等。
会计电算化舞弊者大多数具有相当高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操纵技能,作案时多采用高技术、高智能的计算机手段。同时,舞弊者大多通过对程序和数据这些无形信息的操纵来实现其作案目的,舞弊后对计算机硬件和信息载体可以不造成任何损害,不留痕迹,且作案时间地点不受限制,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因此,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舞弊带来的经济损失一般都比较大。假如电算化治理系统遭到破坏,企业在恢复系统之前难以进行正常的业务活动,损失更是难以预计,甚至有可能危及到企业的生存。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二、会计电算化系统舞弊出现的背景和原因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舞弊现象出现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主要有两个方面:
1.会计软件的缺陷。市场上有数百种会计软件,有些单位还使用自己开发的软件,各软件的水平参差不齐。一些企业使用的软件安全性与保密性上存在着诸多的和不足,使得舞弊者有机可乘。很多软件缺乏操纵日志记录功能,对操纵人、操纵时间和操纵没有具体记录,出现题目不便于追究责任。另外,数据库缺少必要的加密措施,可以很方便的从外部打开修改。还有一些贸易软件为了占领市杨,为用户提供修改以前年度帐目等功能。这些都为舞弊提供了便利。
2.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实施会计电算化,就需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加以约束,才能充分发挥电算化的上风。目前,不少单位没有严密的治理制度或有章不循,使得会计电算化不能正常健康运转。由于内部控制制度薄弱,操纵职员可能超越权限或未经授权的职员有可能通过计算机和浏览全部数据文件,篡改、复制、伪造、销毁企业重要的数据,以达到个人目的。
三、电算化系统舞弊的防范与控制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舞弊固然隐蔽且智能化较高,但只要采取正确的防范和控制措施,舞弊者还是无孔可进;无机可乘。
(一)选择好的财务软件,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在实行电算化时,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国家的有关规定选择适合的财务软件。我国已经颁布的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主要由财政部1994年颁布执行的《会计电算化治理办法》、《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规则》等,各地也颁布各种地方标准,如上海市财政局颁布的《上海市会计电算化实施办法》等地方性标准。另外还必须留意系统权限设置、安全性和保密性等关键因素。假如企业自行开发会计电算化系统,也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机关和部分制订的标准和规范。其中包括符合标准和规范的开发和审批过程、合格的开发职员、系统的文件资料和流程图、系统各功能模块的设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