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机制的思考

2017-08-04 06:52
导读:会计论文毕业论文,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机制的思考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 要 上市公司的信息
摘 要 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的目的是保证所有相关的信息得到最公平的披露,减少证券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提高市场的运作透明度,上市公司应当完整、准确、及时地披露财务报表,以及对投资者的决策有重大意义的信息,确保公司所有股东都受到公平和同等的待遇。
关键词 上市公司  信息披露  虚假  监督

近年来,伴随着诸如安然、世通、银广厦等一系列国际、国内上市公司丑闻的暴光,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到投资者的判断和决策,关系到他们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证,关系到证券市场能否正常运行。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信息披露中有些尚待完善和解决。
1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1.1信息披露的非充分性
部分上市公司对于财务会计信息披露流于形式,只重视一般项目的披露,对于自身不利的因素一般不予披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关联之间的交易信息披露不充分,企业偿债能力的披露不充分,如存货的结构和变现能力,应收账款的账龄结构和各账龄段的金额等;对资金的投放去向和利润构成信息披露不充分,借保护商业秘密为由,隐瞒对企业不利的财务信息尤其是涉嫌违规行为的披露。
1.2信息披露的虚假性
这是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最严重,也是危害最大的问题。普遍存在的信息披露的不充分并伴随着大规模的信息造假,一方面加大了证券市场的风险,另一方面也直接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这类违规行为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一是虚假陈诉,包括财务报告(年报、中报等)或上市申报材料等虚假陈诉;二是未按规定履行有关文件和信息的报告、公布、公告义务,包括隐瞒重大事项、挪用募股资金未予公告等。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1.3信息披露的不及时性
上市公司应按法定的时间规定,及时披露财务会计信息,当前部分上市公司不按法定时间及时披露财务会计信息时有发生。根据规定:当上市公司发生的重大事件可能对股价产生影响时,上市公司必须及时向社会公布。而目前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故意违反该项规定,对于本公司已经发生的收购、兼并、重大债务纠纷以及股权转让等重要财务会计信息都不及时公布。对于招股说明书中募集资金投向已经发生改变,或投资项目已经不按原投资进度进行等都不及时予以披露。正是由于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不及时,误导了中小投资者,加剧了中小投资者的风险和投资的危机。
2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违规披露的成因。
某些上市公司为什么热衷于编造虚假会计信息,甚至在某些造假者受到处罚之后,还紧步后尘,挺而走险,使造假屡禁不止?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巨大的利益诱惑;二是低廉的违法成本。
2.1利益的驱动
由于我国特殊的环境,许多股份公司都是由国有企业改组而来。有些国有企业为了改组成功,获得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的资格,就在资产评估和财务报表上大作手脚,以求通过证券委的审批。不仅企业本身乐于这样作假,当地政府也往往支持这样做。因为成立股份公司既能筹集到数量可观的资金,解决企业的资金困难,又能地方经济,提高地方政府的工作业绩。有了政府的支持,其他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像资产评估所、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一般都不会违背政府与企业的意图,更何况还会得到一笔可观的收入,因此,虚假财务资料顺利过关便成为轻而易举的事情。可以看出,由于我国在进行企业股份制改造初期过于强调帮助国有企业解困脱贫,使得某些股份公司从一诞生起就先天不足,财务资料中带有许多虚假的成分。以后为了掩饰这些虚假信息,还需要进一步造假,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公司上市之后,那些已经上市但经营亏损的公司,为了满足增发新股或者配股的条件,提高配股的价格,达到从资本市场上捞到更多资金的目的,经常采用虚增利润、少报亏损的,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欺骗投资者。例如,琼民源1996年年报中所称5.71亿元利润中有5.66亿元是虚构的,占总利润的99.12%,并且虚增资本公积金6.57亿元;银广夏紧随其后,造假可谓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在1999-2000年间,该公司通过各种造假手段,虚构巨额利润745亿元。
上一篇:中期财务报告准则的国际比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