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欧盟会计国际化进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3)

2017-08-06 03:44
导读:(一)以国家利益为导向的国际趋同 采纳国际会计准则的国家可以获得国际会计准则所带来的好处和方便,即交易成本的降低,而对于未采纳国际会计准

  
  (一)以国家利益为导向的国际趋同
  
  采纳国际会计准则的国家可以获得国际会计准则所带来的好处和方便,即交易成本的降低,而对于未采纳国际会计准则的国家而言,由于世界上采纳国际会计准则国家的增多而相应地导致需要“翻译”的会计准则的种类减少,从而降低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交流的成本,可以得到有关的好处和方便。在对待具体国际会计准则问题上,各个国家都可能存在“搭便车”现象,采纳国际会计准则的动机不强。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并不是一种盲目的、被动跟从的选择,而是以国家利益为导向的主动选择。2006年的会计准则改革已经在许多重大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取得了实质性趋同,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有利于西方国家给予我国“市场经济地位”待遇,今后我国企业在应对反倾销调查时,提供的成本数据的真实性就不能被轻易否定了。这样,一方面,可以大大节约个别企业的应诉成本,鼓励企业积极应诉;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欧盟对我国企业所处市场经济的认定标准,我国企业将获得一个较好的出口环境,对其他国家的市场经济认定条件也会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推进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有利于排除我国出口贸易的巨大障碍,维护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此外,准则趋同有助于我国招商引资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能够降低在华外资企业的会计核算与财务报告方面的交易费用,而且还能够改善我国吸引外资的商业环境,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对于我国企业开展境外经营和投融资业务将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不分阶段的提速的国际趋同
  
  2005年11月8日,中国财政部副部长、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秘书长王军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主席戴维·泰迪爵士签署了联合声明,确认了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了实质性趋同。与分阶段逐步完成趋同的欧美国家不同,我国对于会计国际趋同遵循了渐进过程中的提速趋同策略。渐进地导入国际会计准则,对于国家会计制度体系不可避免地会增加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性和降低财务报表清晰度,周密确定渐进趋同的范围和速度至关重要,过渡期不可太长导致现行规范流于国际会计和传统会计的混合体,但同时又不可太短以让职业界能做好充分的准备,否则会招致一系列的问题。笔者以为,我国能采用提速趋同的原因有,趋同既是会计程序协调也是利益关系的协调,既有技术问题也有政治问题。我国会计与国际趋同的难度较小,因欧美国家经过长期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国际趋同之前必须经历艰难的协调阶段,而我国没有历史包袱,可以直接引进最先进的会计规范体系和会计技术。此外,我国是政府主导型的会计模式,财政部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具备足够的行政权限和强制力,能够确保新会计制度的快速有效推行。经济的国际化程度推动了我国会计与国际趋同,影响制度变迁的经济因素的快速变化成为国际趋同的动力,某种意义上看,国际贸易中的反倾销事件也是一种会计国际趋同的倒逼机制。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三)兼顾我国特色的实质的国际趋同
  
  我国的会计准则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尽可能地借鉴了国际惯例,缩小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的差异。会计国际趋同应体现在实质性内容上,而不是简单地编译。我国政府推行会计国际趋同的态度既积极,又不乏现实。例如,考虑到资产减值损失转回已成为企业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新准则针对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环境,规定对长期资产已确认的减值损失不得转回;考虑到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实务的特点,企业合并会计准则对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尚未规范的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进行了规范,要求按照权益结合法进行处理;考虑到我国投资性房地产市场的现状,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以成本模式为投资陛房地产后续计量的基准模式的同时适当引入了公允价值;在关联方披露准则中规定,仅仅同受国家控制而不存在其他关联方关系的企业,不构成关联方,因为如果把国有企业都作为关联方,它们之间的交易都作为关联交易披露,既不现实也没有意义,这样不仅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和工作量,甚至会掩盖真正关联交易的事实。
上一篇:会计学科发展之认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