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会计国际化进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4)
2017-08-06 03:44
导读:四、启示 欧盟从最初颁布会计指令到决定采纳国际会计准则以及为最终执行国际准则所采取的一系列趋同措施,增强了欧盟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透明度与
四、启示
欧盟从最初颁布会计指令到决定采纳国际会计准则以及为最终执行国际准则所采取的一系列趋同措施,增强了欧盟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透明度与可比性,降低了公司的财务成本,更好地解决了资本市场信息交流的根本问题。在会计国际化发展大势所趋的背景下,借鉴欧盟在国际协调中所取得的经验,我国应以积极的姿态努力实现我国会计的国际趋同,有效地推进我国会计的国际化进程。
(一)加强会计准则的国家利益研究
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会引起经济利益在投资者、债权人之间的重新分配,而这种分配又会对整个宏观经济产生影响,如引发资金进入或退出某些行业,从而影响这些行业的发展,会计准则会影响有关宏观政策的效果。欧盟对国际会计准则的双层认可机制,就是基于自身利益考虑的理性选择。我国在会计的国际协调研究中,应充分关注政治、经济、文化、法律、教育等因素对会计的影响,加紧制定我国会计准则的概念框架,以确保我国的会计准则不会偏离我国的国家利益。对于会计需要一个概念框架,就如同一个国家需要一部宪法来指导其法律的制定,在国际会计界已基本达成共识。在推进会计准则国际协调中,我国应及早出台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使我国会计准则能在前后一贯、内在一致的基础上加以制定,积极开展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研究,准确把握我国会计准则国家利益所在,明确我国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应持有的立场和观点,从而为准则制定提供有力的证据和决策支持。同时,我国应密切关注国际会计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发展形势以及各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趋同的动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与国际准则趋同的计划。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
国际会计准则供多个国家使用,效益由所有国家共同分享。从经济学上说,国际会计准则是一个国际公共物品。国际会计准则的使用从目前看,一个国家使用了,并不会影响其他国家的同时使用,即不具有对抗性。同时,国际会计准则又不具有排他性,而是具有很强的外部经济效果或收益的外溢效应。作为国际公共物品的国际会计准则,存在由谁来消费,谁来提供的问题。国际会计准则是由参与协调的国家共同消费,而对于提供者问题则较为复杂,在对待国际会计准则这个公共物品上,基本上所有国家都希望提供自己的会计准则作为世界通用会计准则的标准,原因在于既可享受标准一致带来的交易成本的降低,又可节约制度变迁成本,维护国家宏观经济利益,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权的博弈中,怎样最大限度地减少我国改革的成本和风险,是当前会计研究最紧迫的一个问题。会计国际协调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我们应当以积极的姿态、以各种方式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从中了解其制定的背景、实质意义,同时提出我们的想法和意见。对于中国特有的一些经济交易事项,在西方发达国家没有或者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没有规范的,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认可我国特殊的会计环境及其有关会计处理方法;另一方面,应呼吁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时能够更多地考虑像我国这样一个处于转型经济时期的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特殊会计问题。这样,可以缩小国际会计准则与我国会计准则的差距,减少我国会计制度的转换成本。当然,没有经济实力的参与总是有限的,我国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中没有席位,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主导权方面是后来者,暂时处于被动和从属地位,我国的长远目标应当是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博弈中发挥重要作用,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努力提升我国在国家会计趋同中的地位和作用,积极创造条件加入IASB的活动与工作,争取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主动权。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三)协调法律和准则的关系。